马清漪
从走进台儿庄城门楼的那一刻起,我就仿佛走进那段难忘的历史。
这座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繁荣于明清的古镇,曾经是京杭大运河的中心点,素以军事重镇和漕运枢纽而著称,有着千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清澈的运河水滋润了这方古老的土地。
金秋时节的台儿庄,街巷金桂飘香,湖波拍岸,百鸟翩飞,仰望白云悠悠,近观运河涟漪推岸。这座拥有近百条水街、水巷形成的水巷纵横、以船代步的古水城,水网密度超过苏州古城。黛瓦粉壁的马头墙,青石板铺设的街巷,卧波如虹的长桥,极富江南水乡灵秀与妩媚的韵致,曾被巡游此地的康熙大帝盛赞为“风光与江南水乡别无二致”。
随处走走,城区诸多建筑均顺水傍河而筑,前有临街店铺,后有运河码头,集北方大院、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鲁南民居等建筑风格于一体。既体现了北方建筑的壮观沉实,又兼具南方建筑的灵巧秀美;既有许多古镇拥有的恢弘气度和园林风情,又富有江南水乡枕河人家的温婉细腻。此地往昔的兴盛、繁华与富庶均与那些经年的旧事一样深藏在历史的深处。
然而,心怀圆梦心愿的我,无心欣赏这里美丽的街景和旖旎的风光。这座美丽的北方水城,曾在那场震惊中外的台儿庄血战中饱受日寇的蹂躏。历经岁月的劫难、被日寇的炮火损毁殆尽,与波兰华沙一样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于战火的城池。经历了战火洗礼,保存了二战记忆,往昔的历史遗存和繁华街景都因为那场大战毁于一旦,早已不复存在。
1937年,残暴凶顽的日本法西斯的铁蹄践踏南京、济南后,为打开战略通道,连贯南北战场,企图从南北两个方向沿津浦路夹击合围徐州,将台儿庄当作其南下的首争之地和重要门户。
在巷战的主要发生地义丰恒商号遗址那面墙上,密密麻麻的累累弹痕至今仍然无声地述说着那段悲壮的历史。在城门西北侧看到,在2013年古城重建时发现的那两具头戴钢盔、手握战刀的士兵遗骸仍然保持着生前的姿势。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令人荡气回肠、刻骨铭心。我在那里向牺牲的英雄献上一束洁白的菊花。
那场战争早已过去,枪炮声早已沉寂,战火销烟也已散尽,运河上天空湛蓝,两岸柳烟如诗,静静流淌的运河水,处处洋溢的宁静祥和氛围,似乎在告慰那些为国尽忠英雄、为国捐驱的英灵。回望历史,耳边至今仍仿佛响起,当年守军池峰城师长为敢死队员们奖赏30块大洋时,敢死队员们那“要钱干什么?我们打仗是为了不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做日本人的奴隶,是要争取民族的生存”那掷地有声、振聋发聩、铿锵有力的话语。当下,日本国内极右翼势力,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逆历史潮流而动,非但不承认侵略历史,还肆意歪曲、篡改历史,甚至强推战争法案,这种践踏历史的行为,警示我们忘战必危。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每位珍爱和平的中国人决不能忘记战争的危险,决不能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更不能重蹈历史的覆辙,让那场惨烈的战争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