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9年03月01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月清明鹧鸪声

发布时间:2019-03-01 08:29:41  

□黄兢业

在鹧鸪的呢喃和呼唤声中,清明节迈着平平仄仄的脚步,向人间走来了。

清天、清地、清山、清水、清风……明日、明月、明树、明花……清清明明,她是自然的节令,更是中华民族追忆先贤祭奠亲人的节日。在沙沙的细雨中,在杨柳的泛青中,在鞭炮的响声中,在烟灰的飞舞中,在清酒的泼洒中,人们抒发着生死茫茫两不知的伤痛。

我沿着田间的阡陌小路,向母亲的坟墓走去。来到墓前,我把纸花挂在坟头,在墓脚摆下祭品,然后划了一个大圈,在圈内点燃了香烛,儿子点燃了鞭炮,我在细雨中跪在母亲的墓前,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喃喃喊道:“娘,不孝的儿子看你来了!”在袅袅升起的轻烟中,我的母亲仿佛轻轻地向我走来。

我的母亲出生于上世纪20年代,是个知识女性。在我幼小的心灵,母亲总是在煤油灯下摇着纺车,不时地停下来翻动着书本,一边纺花一边诵读。我或是坐在她的身旁,或是躺在她的臂弯里,她诵一句我学一句,没上学时便跟着她学会了大量的戏曲名段。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母亲把我们姐弟9人都送进学校,督促我们读书写字,知道明理,敬仰先贤。正是在她的谆谆教诲下,1977年恢复高考,我第一个迈进了大学的校门。随后她的后代便如过河之鲤,一个接着一个跃过了龙门,有的成了公务员,有的获得了硕士、 博士,有的成了全国著名的书法家,工作在各条战线,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各自的贡献。

细雨沙沙,似母亲脚踏缝纫机在倾诉爱的衷肠。我的母亲勤劳理家,心慧手巧,深受邻里的爱戴和称赞。1968年,在姨娘的资助下,母亲买了全村第一部“蝴蝶牌”缝纫机,除了缝缝补补把我们打扮得衣帽光鲜外,邻里的央求她从不推脱和食言。直到80多岁时,她还戴着老花镜缝纫生活中的太阳和月亮。

不知不觉中,母亲的满头青丝变成了白发,可母亲生性乐观,心胸豁达。2012年,我在《天中晩报》发表了《母亲不老》一文,母亲读了一遍又一遍,逢人便说:生活这么美好,我可以活到100岁!但是母亲的愿望没有实现。甲午年闰九月的一天中午,母亲台阶踏空,大腿骨折。9月26日,她躺在姐姐怀里说:我累了,话音刚落,院外的竹林里便响起了一阵阵杜鹃啼血般地哀鸣……

母亲累了,母亲的一生太累了!母亲融入了黄土,拥抱着大地深沉地睡着了。我缓缓地站起身来,与我的母亲告别。这时候,麦田里又传来鹧鸪“咕咕咕”叫声,在清明节沙沙的细雨中,那声音犹如母亲对儿子的呢喃,又像儿子在寻找母亲的呼唤。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