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12月29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村头母亲的身影

发布时间:2017-12-29 08:52:03  

□李书令

8天长假的第一天,我回老家看望母亲。车子行走在秋雨蒙蒙的乡村公路上,路两旁辛勤的农民或穿着雨衣或披着塑料布在一望无垠的花生田中薅花生。

走到村头,二婶告诉我:“你妈给你弟薅花生刚回来,刚才还在这儿向水泥路的尽头望,说你该回来了!”

此时我能想象出,母亲多少次在周末和假期满怀着怎样的渴望在这里等待,又是多次带着沉重的失落蹒跚而归。

30年前的一个秋天,我要到离家10多公里外的一所重点中学读书,当时母亲帮我提着寥寥无几的日常用品和书包送我。到了村头,我对母亲说:“妈,回去吧!”母亲不肯,执意要再往前送。在我的反复坚持下,母亲才放慢脚步,但她依然用留恋的目光看着我渐行渐远。我回望晨雾中身影渐渐模糊的母亲,眼中噙满了泪水。

半个月后的一个周末,我步行回家已是黄昏,还没到村头,就远远看到了母亲的身影。母亲知道我这个周末要回家,当天提前做好了饭,站在初秋的微风中等待着儿子归来。

记得当时两周过一次周末,学校在第二个周五下午上两节课后放学,此时回家就没公共汽车了,要坐车的话只能等到第二天上午,我只好与好多归心似箭的学子一样步行回家。

后来,每到我回家时那个周末的黄昏,母亲总是站在村头,向西北方向遥望着,直至我走进她的视线,然后与我一起走进家门。在我中学时代,无论周末放学多晚,天气如何,我总是按时回家。

毕业后,我到外地一企业上班。临行时母亲提着煮熟的一小兜鸡蛋送我到村头,又执意赤脚趟过村前流水潺潺的小河。我知道,她心中有好多话要叮咛我,但此时语言似乎都是多余的。我在这慢慢行走和沉默中望着母亲,尽情地体味着离别的滋味。

后来我与妻子、儿子回老家,不管母亲多忙,我们总会在村头遇到母亲;走时,她也会找到随便看看地里的庄稼长势如何等各种理由,拉着孙子的手送了一程又一程。

 村头老母亲的身影已定格成我一生的风景,让我一读再读。现在,有时面对城市的喧嚣与躁动,虽然也会慨叹韶华流逝的无奈,抑或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但此时,我总能从母亲植于我心田的情感中得到慰藉。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