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医生”
□三石
在非洲我有一个名字叫“姑”,我非常喜欢、欣赏这个名字,因为一声“姑”多了一份亲情、一份温馨、一种家人的感觉。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我的侄子、侄女都在这里工作,论辈分他们都该叫我姑,于是,他们整天姑长、姑短地叫。当地的黑人看到他们叫我姑,也都跟着叫姑。因此在这里无论我走到哪里,认识我的人都叫我姑。
每次回国,我都大包小包地往这里带药。看到我买那么多药,先生瞪大了眼睛,问:“亲爱的,你买这么多药干什么?难道你身体不舒服吗?”“你放心,我身体好得很。这些药都是我送人的。”我回答道。听了我的话,妈妈在一旁说话了:“药是你花钱买的,不能随便送人,最起码也要把本钱要回来。”“我不差这点儿钱。”我笑着对妈妈说。“你不要,我跟你弟弟妹妹说,我帮你要。你那么困难,他们比你有钱。”妈妈坚持说。怕妈妈真向弟弟妹妹讨药钱,我忙说:“好了,好了,我自己要,哪敢劳母亲大驾。”我知道妈妈是为我好,不过我在心里说:“我享受给药的过程,亲情哪能用金钱来衡量。”
来到非洲,一进家门,我就急忙用袋子给弟弟、妹妹家分药。治感冒的、消炎的、退烧的、清热祛火的、养胃的、治拉肚子的、治咳嗽的,应有尽有,每家装了几袋子。也是,别人从国内来都是给亲戚带衣服、带吃的,而我的礼物也太特别了,竟然是药。
弟弟、妹妹家的员工生病了,知道我家里备有常用药品,他们往往直接来到我店里问:“姑,你这里有药吗?”“有,有。”我忙问:“怎么了?”“感冒了?”“感冒了?我这里有三九感冒颗粒,效果挺好的,一天三袋,你喝两天,应该好了。”我一边说,一边包了六包三九感冒颗粒递过去。再过几天,侄子又来问:“姑,你这里有药吗?”“有,有。”我急忙问:“怎么啦?”“拉肚子。”“复方黄连素片,治拉肚子效果挺好的,一般一次就行了。”我说着,随手递给他几粒。再过几天,侄女来了:“姑,我上火了,你这里有药吗?”“我这里有清火栀麦片、莲芝消炎片,都是治上火的,你要哪种?”如此这般,连当地黑人都知道我这里有药,一不舒服就找我要药吃。他们叫一声“姑”,我能不管吗?我高兴地分药给他们,教他们怎样服用。看到药到病除,我感到快乐和满足。
在我门前卖破旧衣服的小男孩弗兰西斯科生病了,已经咳嗽一个多月。一天,他来到我店里,看他咳嗽得厉害,我问他怎么不治,他苦笑着说家里没钱。我忙去给他找药,并让他服下。说来也真神,他吃了药后,咳嗽马上好了许多。“晚上睡觉前你再吃一次,明天就会好的。”我叮嘱他说。他走时我又给他三片药。第二天他来到我店里时,已经不咳嗽了。他不住地对我点头微笑,十分开心。
有一天,我的黑人女友布伦来到我店里,她用手掐着喉咙费力地咳,说:“姑,我咳得厉害,给我几片药。”我把药递给了她,只见她把药装进口袋,说:“我晚上回家吃。”第二天早上她又过来问我要药。“还没有好吗?”我问。只见,她又掐着脖子费力地咳。我急忙又给她拿了一些药。第三天她来到我店里,不咳嗽了。我笑着问她:“好了吗?”她感激地点点头,突然像做错事的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来,对我说:“不是我生病了,是我的孩子生病了,我欺骗了你。”“你干吗不带孩子过来?”“我怕你不给药。”“傻瓜,怎么会?我们是朋友。”“姑,你那么好!”说着,她上前亲了我一下。
“姑”,多么亲切的称呼。叫一声“姑”,就是亲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