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12月15星期四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串门

发布时间:2016-12-15 08:25:02  

串门

 

□尹春锋

 

我住在县城的居民小区有几年了,特别怀念小时候在老家时的串门情景。

家乡的父老乡亲,不仅是房子挨着房子,庄稼地挨着庄稼地,还大都一个宗亲、一个姓。谁家有个事,站在村头吆喝一声,能挤满一院子人。

串门,是乡亲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小媳妇们拿着毛线、带着孩子聚在一起,一边打毛衣看孩子,一边漫无边际地说着街上哪家店里的衣服好看、谁家婆婆和媳妇又吵架了、中午咋做饭;大老爷儿们聚在一起,侃着早晨收音机里的国家大事、昨天吃了四碗老婆做的芝麻叶面条、汝河里涨水又“过鱼”了;老太婆们端着满满一簸箕花生,一边剥花生一边说着身上的布衫子是媳妇做的、来年弹个三面新的棉花被、谁家的姑娘定哪庄了;老头们聚在村头的麦秸垛旁,议论着路边的树都载了几年了、庄稼该打什么药了、谁家的耕牛老了。聊到晌午,抬头一看天空。无论有无太阳,说一声“晌午了,回家”,声音未落,人已散伙。

串门也是有讲究的,谁家人多,谁家为人亲和。比如村子里的全国、安民、五洋几家,家里就像“茶社”,你走了他来,他来了你走,一拨又一拨很热闹。即使是吃饭时,也挡不住端着饭碗去串门的,饭量大又能聊的常常盛满一小盆饭去串门。乡亲们毫无着落地讲着奇闻怪谈、古老传说、所见所闻、历史轶事等,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大家时而屏住呼吸听,时而开口大声笑。

小孩子们经常到振华家听收音机,也不管听懂听不懂,竖起耳朵,生怕弄出动静。听得最多的是《岳飞传》,岳家军驰骋沙场、精忠报国的故事至今耳熟能详。伙伴小伟的父亲是赤脚医生,有时我们就聚在他家,看他父亲给病人打针。特别是给小孩打针,我们用表情衬托着小孩的哭闹直到打针结束。就说建宏吧,一看见哭闹的小孩,就挤着眼、歪着嘴、别着头、斜着身子,表情痛苦极了。我们就会打趣道:“看你难受的,好像是给你打针似的。”如今,建宏在县人民医院当副主医师了。闲谈时,他也直言:“选择医生这个行业,和当年看打针有关。我一直想弄明白,小孩子打针不哭不行吗?”

如今,住在县城的小区里,偶尔遇见一个单元里的住户,也只是简单地打声招呼,有时赶时间就闪身而过,更不会知道他们姓什么、名什么。在“不和陌生人说话”的时代,大家都敬而远之。

小区里能住几千人,比老家一个村子里的人还多呢。要是大家也能像乡亲们那样,串串门、聊聊天该有多好啊!我常常纳闷:楼宇这么近,人心怎么离那么远呢?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