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8年09月05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的老师吴树峰

发布时间:2018-09-05 06:18:25  

□吴树兰

亚当斯密说,老师的影响有多大,谁也无法估量,但它是深远的。在教师节来临前夕,我深深地缅怀改变我命运的、让我永远怀念的、我的小学老师吴树峰。

我生在偏僻贫困的新蔡县孙召镇大吴庄村,这个村是安徽、河南的交界处,一个只有1500多人的小村庄,村子不但贫穷,而且重男轻女,我上完小学二年级时,家人就不让上学了。那年我才9岁,每天和村姑们在地里放牛、割草。教我的班主任老师吴树峰就一趟又一趟地到我家做我父母的工作,让我重新回学校读书。吴老师跑了有十几趟,才说动了我的父母。吴老师每次来我家后都会把我叫到他家,叫着我的小名(小月)对我说:“月呀,你一定要读书,不读书你连咱这个村子就出不了,父母早早就会让你嫁人,你一辈子就只能围着锅台转了。”那时我还小,老想往村子外面跑,想看看村子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所以很听吴老师的话。吴老师是我的邻居,他一边做我的工作,一边做我父母的工作,每次吴老师去我家都会搬着小凳子,坐在我父母面前。他拉着母亲的手说:“婶呀!小月的心很灵,你们就让她上学吧,现在她还小,干不了重活,学点儿知识今后一定会有用的。”不知道是吴树峰老师去家里多了耽误父母干农活,还是吴老师的真情打动了父母,两个月后父母又给我送到了大吴庄小学的二年级。

在吴老师的艰辛努力和争取下,我又上学了,从内心里也特别珍惜这次的读书机会。从小学到初中,我都是班里的前三名,还跳过两级。吴老师一直教我数学,他的教学方法特别好。记得有一次我的数学考了85分,我很生气地去找吴老师,觉得自己没算错,不应当扣我的分。无论他怎样耐心地给我讲解,我一直就不服气,他没办法,就在上课的时候让我到黑板上把这道题再演算一遍,让全班同学评判我的方法步骤对不对,同学都说少了两个步骤,所以扣了我5分。我从这丢掉的5分中知道了学习不能懒省劲儿,从此不管哪门功课,我都踏踏实实地学习。吴老师扣的这5分,让我终生做事都是踏踏实实,从来不敢少步骤,总在夯实基础上一丝不苟。

高中毕业后,为了改变家里一贫如洗的困境,我拿起了拌草棍在生产队里喂牛。当时队里规定,一般男劳力4分,女劳力3分,养牛5分。我父母身体不好,家里缺劳力,我想养牛能多挣点工分,就去请教吴树峰老师可不可以干。吴树峰老师当时对我说:“养牛没那么简单,不但是个技术活儿,夜里还要住在饲养室。你是一个姑娘家,能受得了吗?”停了有20分钟,他又说:“世上没难事,只要你肯做,我会给你加油打气,你得按我说的做:第一坚持,第二记好日记。”后来,我照着吴老师的话做了,在村子里喂了7年牛,以致于后来爱上了这个行业,上了畜牧大学。

大学毕业后,我到外地工作了,和吴老师联系少了。有一次过春节时,我到学校看吴老师,当时他已是孙召中学的高级教师了,还住在一个潮湿又狭小的茅草屋里,我看了一阵儿心酸。吴老师对我说:“现在基层的老师都是这样,我已经很好了,我有这两间房子住,很多老师还没屋住呢。”话题一转,他又说起了教学上的事,他说:“我担任毕业班,每年的高中升学率是全校最高的,看到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都走出去了,我比住多么好的房子都高兴。”他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多教一些像我一样的好学生出来,也算给国家效力了。这次回来看吴老师,对我的触动很大,他时时刻刻想的是站好讲台,教好学生,为国家多培养人才,真是让人敬佩。更让我佩服的是吴老师不计较个人得失。他有一段历史,很让人遗憾,可他从来没埋怨过。由于他聪明好学,1961年考上了大学,但他成分不好,村干部把他的通知书扣下了,一直到10年后他才知道这件事,可他从来没找组织上闹过。

我问过吴老师:为什么不找组织说一说?他说:“事情都过了那么多年,找有什么用?是那个时代造成的,那位扣我大学通知书的干部心里也不好受。过去的就过去了,我这十几年安安生生在小学教书,现在不是也转正了吗,不是我在咱村教书,你能继续上学吗?”

是呀,没有吴老师,恐怕我现在还是一个农村妇女呢。吴老师不计前嫌、一切向前看的思想对我影响很大。我从一个农村娃到国家公务员,正是吴老师改变了我这个寒门学子的命运。这么多年来,我的职务从市里的农牧局长到省城大学的老师,再到厅级干部,被称为“局长”“老师”“处长”等,但我最喜欢的仍是当畜牧专家。吴老师交待的“记好日记”,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坚持着。我深深地感到,正是吴老师教我走上了学习的大道、做人踏实的正道、做事坚持的好道,同时也是吴老师改变了我这个寒门学子的命运。在我的一生中,无论我做什么事都想着大局,想着做好工作,心里想着更多的穷人。

最让我难忘和特别感动的是,2010年我回到大吴庄村当第一书记,吴老师竟然从省城(当时他退休了,和在省城工作的儿子一起住)回到了村子帮助我3年。那年他已75岁,在村子没有地方住,每天在村里工作一天,晚上回到孙召中学住。他帮助我整理材料,写汇报、办板报、搞宣传,进行调查研究。现在大吴庄留下的很多文字材料都是他整理出来的。让我终身难忘的事还有一件事:我刚到村里工作思想急躁、方法不当,搞得当时村支书很有情绪,坚持不干了。吴老师教过我,也教过村支书,他把我俩叫在一起,让我俩和好。没想到,村支书拗劲上来了,提出坚决不干了。我也来劲了,说你不干我也走。一看这情况,吴老师“扑通”给村支书跪下了。这一跪把我俩惊醒了,赶紧去扶吴老师。吴老师怎么也不起来说:“你们再这样闹下去,怎么对得起全村的老少爷们呢!”当时我和村支书都流下了眼泪,向老师保证:为了全村老少爷们,为了吴老师这一跪,我俩都放弃一切个人恩怨,心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把工作做好。后来,我俩没有辜负吴老师的希望,3年时间让群众收入翻了一番,临走时村子还被评为“全省生态文明村”,村支书也被评为“驻马店市劳动模范”,我也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第一书记”。吴老师的这一跪让我在以后的第一书记道路上走得更好了。

几年过去了,吴老师也离开我一年多了。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遇到了困难、挫折和委屈,我都会用吴老师的那一跪来教育和鼓励自己继续前行。特别是我201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员”、获得“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以后,我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学习吴老师遇事站在高度和为人低调的原则,做好事、做好人,站着像一堵墙,为群众遮风挡雨;蹲下像一头牛,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现在,我已退休,仍在贫困村做扶贫工作,这都是吴老师的精神在鼓励着我。

我驻村的7年中按照吴老师说的“记好日记”,前年出版了一本《驻村日记》,去年出版了《进山日记》,如今,我的《进山日记》还被永久性地收藏在国家博物馆。这两本日记在出版前,我都让吴老师帮我看一看、改一改,吴老师总是一字一句帮我修改。虽然有着200万字的日记要改,但是老师从来没烦过。记得有一次他住院时,还在拿着我的日记原稿修改。吴老师现在走了,再也不能给我改日记了,但是他一丝不苟的精神一直指引着我前行。③3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