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鹏云 通讯员 李晓丹)2015年以来,市农业局按照市政府质量强市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结合工作实际,加大工作力度,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农产品质量监管和安全生产水平。
我市建有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和9个县区检测站,均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目前有检测工作人员108名,检测机构房屋总面积3167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2475平方米,现有仪器设备304台(套),价值1397万元。全市共检测农产品样品4850个,其中蔬菜样品3883个,样品总合格率99.98%。在8个项目县中,目前上蔡县、正阳县项目已实施完成,正准备申请“双认证”;西平县项目建设已通过验收,待迁址完成后申请“双认证”;泌阳县项目实施已经完成,正在进行人员培训;平舆县、遂平县正在对仪器设备进行安装调试;汝南县项目人员资金已到位,检测设备已购置,但缺场地。全市共建设95个区域站,目前正按照工作要求,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牌子,配备2~3名专职农产品检验检测技术人员,配备业务用房及2台速测仪器,同时加强各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相关制度的建设与落实。
全市共检查繁种单位30多家、小麦品种70多个,检查面积27.6万亩,产地检疫率95%,小麦种子繁育田检疫合格面积26.43万亩,产地检疫合格率95.76%,检疫合格种子11926万公斤,申报检疫标识160.28万枚。调运检疫是植物检疫的窗口形象,也是防止危险性病虫害传入和扩散蔓延的重要措施。今年,我市各级植物检疫机构和广大专职检疫人员,在遵循“监管与服务”并重和“谁签证、谁把关、谁负责”的工作原则下,坚持“先申请后受理、先检疫后签证”的工作程序,扎实有效地推进调运检疫工作的开展,尽力为经营者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共开展调运检疫1000批次291.06万公斤、花卉214.81万株、食用菌2.6万公斤。
在种子春季销售高峰期,我市组织联合植物检疫执法大检查,主要检查农资市场销售的玉米、水稻、花生种子是否符合检疫要求,主要查看经营的种子是否附有检疫证书、是否办理了备案等。要求各县区对所有种子经营门店进行排查,对违规调运的种子追溯源头,使违规行为得到及时处理。深入乡村进行不间断巡查,严厉查处下乡违规销售种子行为,进一步净化种子市场。共出动车辆300辆次、人员1200多人次,检查市场190个、门店1800多家,检查种子近1200批次。对种子市场实行拉网式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轻者属地处理,对严重违法行为由市、县两级会商处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市领取检疫证明标识200万枚,在专职检疫员的监督下全部粘贴到种子袋上。据统计,市场麦种检疫证明标识粘贴率达99%。为了规范检疫市场秩序,我市要求在各县区内经营种子的单位和个人均建档备案,备案1500户,占应备案户的98%以上。
2015年秋季和2016年春季,我市分别组织两次联合植物检疫执法大检查。春季主要检查农资市场销售的玉米、水稻、花生种子是否符合检疫要求;秋季开展了以检查小麦种子为主的市场执法检查,主要查看经营的种子是否附有检疫证书,是否粘贴检疫标识,是否办理了备案及各县区植保站的文书、档案,对不符合供种要求的种子坚决退回,确保让农民用上放心种子。共出动车辆600辆次、人员3600多人次,检查市场412个、门店1900多家,检查种子近3000批次。
近年来,市农业局以规范农资生产经营主体为抓手,以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行为为重点,进一步净化了我市农资市场秩序,提升了监管水平,为我市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一是完成386个农资样品质量抽查。二是农资生产企业现场检查率达到100%。三是大案件查处率达到100%。四是投诉举报案件查处率和反馈率达到100%。五是上级督办、交办、转办案件查处率达到100%。六是农业综合执法信息报送及时准确。七是积极配合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全市共出动农业行政执法人员6297人次,印发宣传资料10万份,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企业8800家,立案100起,已结案89起,移交公安机关2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