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 波 文/图
在西平县芦庙乡,有一位很出名的爱心修鞋匠,他叫赵铁锤,现年37岁,是西平县芦庙乡顺河村三组村民。赵铁锤是一级残疾,但他依靠熟练的修鞋技术不仅能养活自己和78岁高龄的老母亲,而且还坐着轮椅走村串户义务修鞋,他用双手撑起了人生这片绚丽的蓝天。
小时候,赵铁锤就有一个梦想,就是长大后要立志干一番事业。但由于家庭境况不好,经济收入不高,初中毕业后他就背上行李外出打工,下海寻找商机。就在他初出茅庐、事业未成的时候,一场意外使赵铁锤变成了一级残疾,双腿不能行走,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祸让赵铁锤一时难以承受,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思想烦乱的他曾一度心情无比沉痛。身体伤残虽然不能再干大的事业,但平凡小事一样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痛定之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学习修鞋技术,养活自己和年迈的母亲,同时为别人义务修鞋。由于他肯吃苦,爱钻研,很快掌握了修鞋技术。于是,他买回了修鞋工具,又买了轮椅和摩托三轮车,开始了他的修鞋生涯。
赵铁锤对生活没有过多的要求,一天挣三五十能维持生计即可。有时遇到残疾人修鞋他分文不取,而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到为他人服务上。汶川地震时,他从微薄的收入里拿出300元钱骑摩托车到县城捐款。他曾经这样说过:“虽然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不同,但人人都有机会在人生舞台上展示自己,实现自身价值。虽然腿脚不好,但还有双手可以创造生活。要用我的双手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赵铁锤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他的诺言。
赵铁锤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他每天上午到集市定点修鞋做生意,下午走村串户义务修鞋,遇到节假日他积极参与义务服务活动。7年来,他义务修鞋的客户很多,仅去年一年就达到300人次。2012年,其中一次连续一星期为敬老院100多位老人义务修鞋,受到老人们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
“只有帮助别人,自己才能享受到生活的快乐。”赵铁锤说,“这些年虽然困难很多,但我得到政府和许多社会热心人的帮助,他们也是支撑我走下去的力量。我感谢困难带给我砺练的机会,感谢困难锻造了我的意志力,更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
感恩他人、感恩社会、奉献社会是赵铁锤最大的心愿,为弱势群体义务修鞋是赵铁锤助人为乐的朴素情怀。
赵铁锤的事迹感人至深,他也因此被授予“西平县十大杰出青年”、“西平县第二届文明市民标兵”称号。
赵铁锤正在修鞋。
老人取到鞋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