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9年01月25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过年说炮

发布时间:2019-01-25 09:37:53  

□张驰原

在儿时的记忆里过年就是放炮,有了噼里啪啦的炮声才算真正体味了年味。

把时光推回到1970年至1985年这个阶段,脑海里就会重现一些有关“炮”的场景。

“炮市”。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炮市就开始热闹了,卖炮的摊点一个挨着一个。为了招揽生意,摊主不停地试炮,声音此起彼伏。鞭炮、开门炮、摔炮一应俱全。

忽然某个摊点噼里啪啦一阵乱响,那就是“呼隆了”(因烟火不慎每年都会有一两个炮摊被炸响,俗称呼隆了)此时里面的人使劲往外挤,外面的人想看热闹往里涌,人们乱作一团,最后才看到被炸散的炮摊子和摊主一脸烟熏火燎地坐在一旁。

“放炮”。买炮的目的在于放炮,放炮的时间集中在大年三十的下午和正月初一的上午。动作麻利的小孩成为放炮的主角,单给大人点“大顶矼”。几个破铁碗、铁盆子被崩得老高,摔到地上拾起来再麻利地盖到刚点燃的“大顶矼”上迅速跑开,崩得越高越高兴。

“摔炮”。当年的摔炮爆炸力很强,有的掉在地上就可以震响。大年初一的上午,卖摔炮的来了,胸前挎几十包零散的摔炮,大人小孩都围过来,喊着叫卖摔炮的试试、试试。调皮的孩子从一个伙伴挎包里拿出一包摔炮就往人窝里钻,卖摔炮的在后面撵,俩人像捉迷藏,卖摔炮的急了,抬腿一脚,嘭——摔炮在孩子手里被踢响了。

“玩炮”。玩耍的花样随时可以翻新,初一过后把手里的“余粮”和初一五更捡来的没有捻子的炮集合一起剥开、积囤、卷成大个的火药包,鞭炮绑在猪羊的尾巴上点燃,看它们狼狈地跑。

过年的炮象征着吉祥,特别是初一五更的开门炮和敬谒神灵的大鞭炮在老辈人心里关联着一年的运势来不得半点马虎,而对于当年的孩童则是一味地为了“玩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