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举
童年时,乡村的夜晚没有电灯,照明靠点煤油灯,天一黑人们就开始睡觉。那时的人们并不喜欢夜晚,称夜晚为漫漫长夜。农村的孩子更害怕黑夜。在孩子们的眼里,黑夜是和魔鬼一起降临的,而魔鬼最怕太阳,所以,童年时最喜欢太阳。
小时候贪玩,天一黑村里就寂静下来,好热闹的我对这样的夜晚感到很无奈。我常想:我家要是有个太阳多好,我就把它挂在我家院子里的那棵大槐树上,或者把它放在树上的鸟窝里,每天夜晚院子像白天一样亮,村里的孩子都到我家院子里玩,我可以一夜不睡觉一直玩耍到天明。
早晨醒来,我爱蹲在院子里大槐树下望着刚刚冒出地平线的又红又大的太阳,开始太阳好像刚睡醒,迷迷糊糊的,但过一会儿便霞光万道,东边的世界一下子热闹起来。中午,我常会在太阳下走来走去,反复验证自己的影子是否会跟着自己走。太阳落山后,西边是红红的一片,像着了火一样。我搞不清楚那边发生了什么,便开始思考太阳升起和落下的问题。
我们村东头有一个大水塘,我那时想,是不是水塘里可以升起来个小太阳,但在我们村水塘里只能看到太阳的倒影和水面光亮的一片。对于太阳最后的去向,村里人都说是落到山里去了,那山就叫“老落山”,就在正西方向离我们村很远的地方。我们家乡是平原,村里的人没见过山,对山是很稀罕的。
上小学一年级时,一个冬日的下午,我们放学经过河岸上的大桥发现,天边只剩下半个太阳,站在高高的河岸上隐约能看见山的影子,大孩子们都惊奇地喊起来:“山!山!老落山!”我们纷纷爬上桥栏杆朝着太阳落下的地方引颈眺望。
记得我个子小爬不上桥栏,急得抓耳挠腮,最后从岸边桥头的引栏爬了上去。我终于第一次看到了山,太阳正往山的那一边落。我现在知道了那山离我们那座桥有一百多里远,但当年对我们来说是很遥远的距离。那个下午我看到的景象清晰得像一幅画,那时的空气该有多么好啊,现在三十里外就看不见那座山了。
还记得我从桥栏上下来时摔了一跤。太阳已经落下,桥上就剩下我一个了,大孩子们已经走远了,吓得我拎着书包拼命追赶。
夜晚回家我问哥哥太阳落山后在山里过夜,也没人看管,坏人把它偷走或弄坏了怎么办,我哥告诉我,太阳落山后,山里的老虎、豹子还有各种毒蛇猛兽都会到太阳身边,把太阳围成一圈保护起来,坏人是不能靠近的。夜里我又想起太阳夜晚在山里,怎么早晨一下子就到东边海里了呢?想来想去有几种可能,但又被一一否定掉。那时,总是以自己的方式观察这个世界,释放着童年少年对世界的困惑。
后来到驻马店,知道市内有个标志性商业区叫乐山商场、有条主干道叫乐山大道,才知道那座山不叫“老落山”,而是叫老乐山,当然那里并不是太阳夜宿的地方,太阳也从没有落到过那座山里面,那座山压根儿与太阳就没关系,这让我内心非常意外和失落,连名字都搞错了,我可怜的童年!至今觉得那山不该叫乐山,应该叫“老落山”。“落”,太阳落山的“落”,日不落的“落”。
闲暇时,我常去乐山游玩,已不能确定当年我们在桥头上看到的是它的哪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