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12月22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击电信诈骗就该用重典

发布时间:2016-12-22 07:26:23  

打击电信诈骗就该用重典

□江德斌

 

1220,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简称《意见》),首次明确了达到相应数额标准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酌情从重处罚”的10种情形,其中包括“造成被害人或其近亲属自杀、死亡或者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冒充司法机关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等。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50万元以上的,最高可判无期徒刑等。

《意见》明确了电信诈骗的定义,并列举出“酌情从重处罚”的10种情形,对犯罪嫌疑人予以严厉惩罚。可见,“两高一部”发布《意见》,乃是正式向电信诈骗宣战,将采取严刑重典予以狠狠打击,从而更好地维护民众的财产安全。这无疑是民心所向。

近年来,全国各地电信诈骗案件频频发生,诈骗手法不断翻新,令人防不胜防,给民众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部分人因电信诈骗而自杀、精神失常等,导致民众风声鹤唳,看到陌生来电就心生畏惧,不敢随意接听。而且,现在电信诈骗花样很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电话、短信诈骗,而是利用新信息技术、新功能,针对性编造谎言实施欺诈,如微信诈骗、支付宝诈骗等,民众稍不留神就会上当受骗。

电信诈骗属于远距离犯罪,只需利用电话、网络、电脑、银行卡等工具,就可以实施诈骗,犯罪成本很低,诈骗金额却很大,可谓是一本万利的“生意”。电信诈骗的隐蔽性较强,诈骗存在“时间短、转移快、距离远”等特征,证据锁定相对困难,司法打击难度较大,民意舆情强烈,警方破案压力也很大。

在一些地方,电信诈骗已形成产业链,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电信诈骗村,专以诈骗作为发财致富的手段。此次《意见》加重了量刑标准,最高可以判处无期徒刑,势必对犯罪分子造成心理重击,使其犯罪行为有所收敛。同时,对诈骗者实行严刑重典,让其付出应有代价,也是保护守法公民的必要手段,符合法律正义公平原则。

在对电信诈骗重拳打击之时,我们还要加快完善反电信诈骗的规则,建立专业的队伍打击电信诈骗犯罪行为,以实施精准打击。我们要运用信息技术、大数据全面监控个人信息使用路径,防范个人信息被非法转卖、利用,从源头堵住电信诈骗。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