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场全民抗霾的持久战
□林红梅
十面埋伏,雾霾锁城。连日来发生在全国10多个省份的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应对雾霾不能仅靠应急措施,迫切需要着眼治本,打一场全民抗霾的持久战。
目前,大气环流变化和污染物排放交互作用造成雾霾已成共识。大气环流归老天爷管,但仅有大气环流的变化,也产生不了雾霾。因此,要根治雾霾,还得靠我们自己!
为应对这一轮雾霾天,多地启动红色预警——车辆限行、工厂停工、学校停课、道路封闭。这些应急措施影响了百姓的正常生活。尽管措施有力,但不少城市PM2.5值依然爆表,甚至破千。面对所有人都无法逃离的雾霾毒害,我们必须把治理雾霾上升到全民行动,打一场全民参与、直击病根的持久战。
雾霾污染物排放的大头是企业。让经济发展与生态资源协调、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共进,正是国家倡导转型升级的要义所在。各级政府、职能部门、产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应共同帮助企业减少排放。钢铁、煤炭、化工、造纸、纺织、建筑等高排放企业,要下真功夫,千方百计把污染降下来。对偷排、滥排行为要坚决打击。
雾霾污染物排放的一大来源是汽车尾气。交管部门、车管部门要加强检查,坚决淘汰排放不合格的老旧车辆。交通部门要把推广新能源车作为发展公共运输的重点,在城市加紧推进新能源公交车。石油系统要把提高燃油质量当成硬任务。汽车制造业要在车辆减排上加强技术攻关。广大民众也应树立减少资源浪费、节约能耗的理念。
治理雾霾不能一味等风。找回蓝天白云,只能靠上下齐心,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