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11月10星期四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碗老豆腐

发布时间:2016-11-10 07:45:57  

一碗老豆腐

 

□李月强

 

早上遛弯后,拐进菜市场旁边的一条胡同,那里有家卖老豆腐的很出名。

卖老豆腐的老人一脸敦厚,气色很好。他说在点豆腐之前,必盛出一大碗豆浆解渴,常喝豆浆养人。装老豆腐的大缸,用棉被围着,再用一块干净的白棉布包裹好棉被,显得质朴而又干净。里面的老豆腐一直保持着合适的温度,喝起来总是嫩乎乎、滑溜溜、入口即化的感觉,满嘴溢出大豆的香味。坐在小方桌前,老人舀来一大碗老豆腐,放好蒜汁、韭菜花,盛了两小勺芝麻酱,又点上一点红辣椒油。我不吭声,老人已经记住了我喜欢的味道。

“我连着几天都来了,没有看见你出摊。”“老家里出了点事情,我大哥住院了。”“你家不是这儿的?”“上蔡的。”“有孩子照顾着,你不用天天陪在身旁。”“没有孩子,我大哥没成家。”“你孩子帮忙照顾也行啊!”“我也没有成家,我们兄弟仨就老二成家了,现在侄子照顾他。”我不再问了,低头吃着老豆腐。

那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事情,因为饥饿,老家的姑娘饿“飞”不少,“飞”到南乡吃大米去了。当地一首歌谣为证:“叨叨叨叨叨叨飞,飞到南乡吃大米。”姑娘们“飞”走了,使本地的光棍大军进一步壮大。老家称光棍为“刮脸条子”,有点滑稽,却又沉重之极。

“穷啊!你不知道那些年吃啥,冬天地里沤烂的红薯叶都扫回来吃了。我两岁时俺爹去世了,我们哥五个,上面的俩哥都丢了。”“丢了?”“送人了?”“饿死了!”老人眼泪一串串,我的眼泪也擦不干了。吃了他几年的老豆腐,他从来都是笑着的,今天我第一次看见他哭得那么伤心。

这时,一个卖菜的老人坐在小桌旁,老人赶紧擦干眼睛,笑呵呵地给老者舀了一碗老豆腐。“您咋给我盛恁些,扎穴子了!”(扎穴子,为了怕粮食流出用打编的工具围起来)老人说得慢慢的,很形象,我笑了起来。“他是看您辛苦,让你多吃点。”一位老太太坐下了,老人问她渴不渴,顺手给她盛了碗老豆腐汤。

“大叔,我大清早从城北来到城南就为了吃您一碗老豆腐,您做的老豆腐味道正、口感好,有什么秘方?”

“秘方就是做的时候心里一定要干净,一心一意地做,豆子干净,水也干净。”老人很认真地说道。

老人说他来到小城一直从事这小本生意,30多年了。这一碗老豆腐里饱含了老人的冷暖人生,也讲述着他做人的道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