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10月20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包书皮

发布时间:2016-10-20 07:48:00  

包书皮

 

□余永亮

 

一个乡间的孩童,小心翼翼地老师手中接过新课本,书页间散发出的淡淡墨香令他陶醉。他害怕把书弄脏、弄破,于是,他把书装进黄书包。放学回家后,他没有像昔日那样找伙伴们玩耍,而是安静地坐在屋檐下给新书“穿上外衣”……

那个孩子就是我。小时候,每逢开学发了新书,我都会认认真真地包书皮。

要想包书皮,得选择合适的纸。一开始,我用的是报纸,是父亲开党员会时拿回来的一些过期的《河南日报》。虽然包了两三层,但是过不了几天,就会被磨烂。父亲又找来几张牛皮纸,我一摸,果然厚实,只是牛皮纸的颜色不好看,而且纸质太粗糙,用一个学期之后,我就再也不想用了。不知从何时起,坊间开始流行起了挂历。通常,挂历正面印有风景或明星照片,背面是纯白色的,这真是包书皮的最佳选择。把一张挂历纸从中间剪开,正好可以包两本书。就这样,挂历纸因为书本有了新的用途,书皮也因为挂历纸而显得绚丽多彩、生动活泼。

除了材料的选择外,包书皮更讲究技巧。父亲先把语文书放在挂历纸上比一比,从中间折一下,用剪刀沿着折痕在挂历纸的上下方分别剪出大概两厘米的小缺口,再把多出书本长度和宽度的那部分纸翻折并压在内封面上。父亲包的书皮往往用一两个月仍能保持原状,我也按照这种方法来包,可是过不了多久就会松散开来。

问及原因,父亲笑呵呵地告诉我:他包的书皮,每一道折痕都用手指扎扎实实地压过好几遍,所以不会变形。我捧着包好书皮的课本摸了又摸、看了又看,心情格外舒畅。那些被我精心呵护的课本忠实地陪伴着我,等到学期结束时,我会把书皮拆掉,向同学们炫耀。当他们看到前后封面依然光鲜如新时,总会流露出惊讶和羡慕的神情。那一刻,我的嘴角会不自觉地轻轻上扬……

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那时的我在乡下读小学,不像现在的孩子可以拥有那么多书籍,所以我格外珍惜每一本可读的书。也许是儿时养成了包书皮的习惯,成年后的我依然对书呵护有加。对于买回来的新书,我会使用类似文件夹的“读书套夹”和精美书签,生怕心爱的书籍在阅读过程中被磨损。每个学期开学时,我也会和儿子继续包书皮,并且告诉他:包书皮不仅是对课本的保护,而且是对科学文化知识的敬畏与渴求。这是一个可以尽情读书学习的年代,我们是如此幸福!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