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记者 左蕊 文/图
10月10日,记者和大学同窗好友方方小聚。方方说,这个十一假期她回到故乡。走在河畔上,她看到渔民满载而归时,有一种久违的感觉,不禁想起外婆做的美味的地锅鱼。
“外婆的手艺非常好,我很喜欢吃她做的地锅鱼。鱼是野生的,地锅是农村的土灶,烧的是乡村的柴火。”方方介绍,她故乡的河流较多,年少时她和同伴儿常到河中抓鱼,抓到最多的是鲫鱼,他们会把抓到的“战利品”交给外婆。
方方回忆,当柴火在土灶中燃起时,她便和小伙伴们围在灶台边。只见外婆在鲫鱼的表面撒上一层面粉,待油起烟时,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然后放入醋,一股香味腾起,再放入蒜、葱、姜、料酒等佐料。“其间,外婆会在陶瓷盆中倒入一些面粉,兑上一些水,然后揉捏成一块块巴掌大的面饼,沾上一些水,均匀地贴在锅的周边,我们称之为锅巴。等到锅中的鱼香味四溢时,锅巴也熟了,鱼的香味和锅巴的香味混合在一起,刺激着味觉,让人忍不住流口水。”方方说。
“这时,我总是迫不及待地想尝一尝。我左手拿着香脆的锅巴,右手拿着筷子去夹鱼肉,外婆这时总是和蔼地对我说:‘不要急,吃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点儿,小心鱼刺。’”方方告诉记者,外婆做的锅巴一面金黄香脆,另一面柔和且有劲道。鱼肉更是鲜美味香,嫩而不腻。这时,她的饭量总会大增,往往能吃得很撑。
方方表示,从年幼到长大,外婆的这道美食一直让她留恋。“长大后,我外出求学,很少能吃到外婆做的地锅鱼,往往只有等到过年或者放假才能吃到。我工作后,回家的次数非常少,更难吃到外婆亲自做的地锅鱼。虽然我在外地也吃过地锅鱼,可感觉没有外婆做的地道香醇,这让我越发怀念外婆做的地锅鱼。”方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