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家坤
我上初中那一年的冬天,大队的麦秸垛突然塌了,宝成哥也莫名其妙地失踪了。
那时的豫南农村,燃料还是柴火。这里是全国小麦主产区,柴火多是麦秸。麦收过后,家家门前都垛有大大小小的麦秸垛。当时还是集体经济,大队养有很多牛、马等牲畜。所以,大队牲畜棚前的麦秸垛又高又大,像个小山包。
垛麦秸垛是个体力活,也是技术活。没那个技术,任凭再有力气,垛的麦秸垛也是东倒西歪的,经不起风雨。
宝成哥是我们大队垛麦秸垛的第一人。他在内蒙古养了几年军马,学会了垛麦秸垛的绝活。宝成哥本是大队干部,但他热爱马,便经常给饲养员老许大爷打下手,做了大队的兼职饲养员。
宝成哥垛麦秸垛像女人织布,先把地平整结实打扫干净,再把整捆的麦秸摆放整齐、压实。垛到一人多高时,找一把梯子爬上垛顶,再接着往高处堆,最后再做一个小圆顶子。收尾的时候,沿着麦秸垛四周,把伸出的麦秸打掉。一个圆柱体的麦秸垛就垛成了。我们那地方冬天有风,其他人家的麦秸垛时常被风刮倒,甚至被连根拔起,而我们大队的麦秸垛一直像山一样傲然屹立,直到第二年小麦扬花时节被牲口吃尽。
宝成哥有文化,便找了一个有文化的媳妇。那女子是个高中生,面目娇好,皮肤白皙。宝成哥刚结婚那阵子,我们村的年轻人经常到宝成哥家附近玩耍,主要是想看一眼他的漂亮媳妇。
遗憾的是那个女子不会生养,结婚三年了,也没生出一男半女来。说到她的短处,村里的妇女多是喜气洋洋的,尤其是那些奶着孩子的小媳妇们。
我考上县初中的那一年,宝成哥升了官,当上了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兼副大队长。也许是工作忙了,宝成哥成天早出晚归,有时干脆就睡在大队牲口房里。那时农村都很穷,没有多少家具和家电,大队牲口屋和农家也没太大的差别。
在那一年秋天,几个放晚自习的小学生在大队麦秸垛附近看见了鬼。据说那鬼是个小个子,披头散发的。尽管孩子们言之凿凿,大人们却不相信。朗朗乾坤,哪里有鬼呢?
初冬的一个晚上,大队的麦秸垛突然倒了。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宝成哥失踪了,接着又听说金花婶子也不见了。
金花婶子长得虽比不上宝成的媳妇,在我们村里也是数得着的美人了。金花婶子是个小寡妇。她男人麦收时下坑洗澡溺亡了,撇下金花婶和一个不足三岁的小女孩。
后来传说宝成哥带着金花婶去了内蒙古。乡亲们好像没有埋怨宝成哥,都在埋怨金花婶子。说金花你也是一个女子,咋就恁狠心撇下孩子跟人私奔了呢?
又到小麦扬花时节。有一天,老许大爷突然在那倒塌了的麦秸垛里发现了死人骨头。
这可是一件大事啊!警察们戴着白手套,拿着照相机忙活了几天,也没弄明白这麦秸垛里的骨头是怎么回事,后来便请来市公安局里的一位专家。
那专家只是看了看骨头的摆放位置,便给出了答案。
这是一男一女两个人的骸骨,两人都很年轻。这从骨头的大小和骨密度很容易看出。当时,这两个人正在亲热,也许是动作太大了或许是有风,麦秸垛突然倒塌,把两人压在了下面。
这一说,大家都猜到了他们是谁。因当时没有DNA鉴定技术,难以最终确定他们的身份,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
后来,大队便把两具骸骨埋在了村外的小树林里,两座矮矮的坟离得很近。
从那以后,每次回村看见大队的麦秸垛,怎么看都像是一座大大的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