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 油
□周 敏
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山东大学已经一个星期了,激动的心情却久久难以平复,在山大校园、附中、辅仁、一幼学习工作的一幕幕,山大各位专
百年老校离我那么远,却又那么近。山东大学对我们来说曾经是那么遥不可及,可是,当我们住进山大研究生的宿舍,当我们拎着水壶走在安静的林荫道路上,当我们手拿饭卡在食堂里排队打饭,当我们坐在演播厅里欣赏学子们的精彩演出时,这一切分明告诉我们实现了“大学梦”,实现了和梦寐以求的大学的亲密接触。
通过几天的学习,我们真切感受到了这所一校三地办学的综合性大学“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崇高境界,感受到了学校师生对于贫困地区教育的关爱之情。当然,极为重要的是,业务学习对我们的理念带来的颠覆性的改变,这是我踏上三尺讲台十余年来最重要的一课。曾经我以为,当教师就是要教会孩子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只要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教给孩子就好,可是在山大附中的学习经历使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教育方式,让我知道这些远远不够。走进附中、辅仁学校的课堂,听到的是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在激烈讨论,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高效课堂下真正的学习状态。垃圾箱上的分类提醒,窗台上的护花使者,粉笔盒上的蝴蝶结……学生已经把学校、教室美化成一个享受学习的温馨家园,从细节上我们看出了孩子们对班级的爱护和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看出了他们的主人翁精神,看出了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境界。
什么样的力量才会让孩子们的生命绽放得如此奔放、恣意?这留给我深深的思考,校长赵勇的一句话“教育要先从改变理念开始”使我豁然开朗,原来改变学生的生命状态才是最重要的。是的,特别是贫困山区的孩子,这种教育实现的生命状态的改变是多么重要。这种改变可以来自家庭,学校、老师当然更责无旁贷。无论我们现在的基础如何薄弱,无论这中间要经历多少困难,我渴望改变,我希望像附中的老师们一样,为学生寻找一个幸福、自由、奋进的学习空间,为孩子们生命状态的改变而努力。
我们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因为我们结识了山大人。在山大领导师生的帮助下,我们的学校发生着点点滴滴的变化,所有孩子穿上了“山大红”的崭新校服,学前班孩子们的教室装上了空调,留守儿童拥有了可以不受距离约束、时时能和父母视频交流的“爱心小屋”,贫困学生获得了“爱心助学金”,而让全体师生日思夜想的标准化18班综合楼也正在积极筹备建设中。
加油,老臧庄小学!加油,我亲爱的山东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