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6年04月05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乡祭奠 珍惜与亲人团聚时光

发布时间:2016-04-05 08:41:28  

 

□晚报记者     

 

本报讯   42日上午,在泌阳县泰山庙乡常庄村,村民苏荣阳一家忙碌着,不但准备了丰盛的饭菜,而且备好了家乡的特产。“今天大哥大嫂带着孩子们回来祭奠老人,家里大团圆。”苏荣阳说。

如今,祭扫已不是清明节的唯一主题。在越来越多百姓的眼里,清明有了家庭团聚的意味。当天一早,苏荣阳和妻子就开始忙碌。苏荣阳说,每年这个时候,在驻马店的大哥、大嫂,再忙也会放下手头的事情,带着孩子回到老家。

上午10时许,记者见到了64岁的市民苏先生和他的妻子、儿子。“父亲去世较早,母亲拉扯我们长大不容易。因为在驻马店工作,春节都很少在家过,但清明节,我们都会赶回来,除了给父母扫墓外,更是为了感受家乡的味道,和亲人们好好聚一聚。”苏先生说。

“大哥、大嫂,快,进屋歇歇。”看到苏先生一家回来,苏荣阳跑出院子喊着。“不累,回来祭奠父母,坐车跑几个小时的路根本不值一提。”苏先生说。

很快,苏先生和弟弟苏荣阳准备好了祭奠的用品,带着孩子前往墓地。水泥小路很干净,道路两侧是绿油油的麦田、黄澄澄的油菜花,乡村的田野散发着清香。

“我还不到10岁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苏先生说,母亲李自愿身材瘦小,勤劳持家,淳朴善良。母亲的脚很小,可谓“三寸金莲”。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小脚的母亲,养育他们不知受了多少苦。

2009年,86岁的老太太在老家去世。“听闻这个噩耗,我带着妻儿赶回家,真是痛不欲生。”苏先生说,母亲离世让他深深感受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说到这里,苏先生的眼睛湿润了。

在父母的墓地里,苏先生讲述着家里的变化,就像孩子依偎在父母的怀里一样。说到动情处,苏先生的眼泪如断了线的珠子。

“即使春节,一家人想要一个不落地聚在一起也很难。”苏先生说,清明扫墓祭祖之后,和家乡的亲人团聚,多了一份团圆的内涵。亲人们坐在一起,共同回忆逝去老人的点点滴滴,缅怀已故的亲人。大家忆往事、叙亲情,给这个思亲断肠的特殊日子增添了不少暖意。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