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清漪
关于春联的美好记忆,是从那副“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的春联开始的。
每年春节,当看到家家户户门楣上的大红春联时,我就不由得回 忆起外祖父义写春联的一些往事。那时,每过春节,村里大多人家的春联都是手写的。春节前,街坊邻居们提前到集市上花几角钱买几张红纸,请村里有学问的人写春联。乡村里民风淳朴, 胸中有点墨水的文化人大都有求必应,义务为乡亲书写春联。外祖父就是为乡亲们义写春联中的一员。外祖父小时候上私塾时,就开始练习书法,效仿先生书写春联。
农历小年过后,伴随着春节的临近,外祖父就在院中摆一张方桌,根据各家各户门框的高度和宽度,按照尺寸将红纸在桌上铺开,均匀折叠成若干份,然后用刀子裁好。我那时常跟在外祖父身边,爱嗅那浓浓的墨香。外祖父将浓黑的墨汁注入墨盒,手持狼毫,蘸墨润笔,略加思索便笔下生花,联语跃然纸上。我面向外祖父站着,帮他拉递春联。外祖父每写完一家的,就在写好的春联背面一隅用铅笔注上某某家的,以方便乡邻们取回。若是到晚上邻居家仍无人来取,他就登门或让我挨家挨户给人送去。
有时候,外祖父除给乡亲们书写春联外,还会为乡亲们写一些祝福春节的小条幅,诸如门前照壁上“开门见喜”、“满院春光”、“财源广进”,贴在麦囤粮缸上的“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贴在箱子上的“新衣满箱” 、“丰衣足食”之类祝福春节喜庆吉祥的小条幅。
外祖父所写的春联大多记述乡村田园生活,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当时,乡村书籍报刊匮乏,专门介绍撰写春联的书籍少之又少,外祖父家薄薄的《农家历》和《增广贤文 》就成了我最早学习春联的启蒙读本。不懂之处,我就向外祖父请教。我不但慢慢学习撰写春联的技巧,还向外祖父学习贴春联的学问。
如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欣赏品位的提升,昔日乡村人家让人代写春联的情况已很少见。但是作为除旧布新、富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春联,让我想起外祖父和他写春联时表现出的浓浓乡情,心中顿感暖意融融。春联,绽放在门楣上的花朵,给了我太多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