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
□臧放(遂平县文城中学)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读着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千古名句,我不禁潸然泪下。同是中秋月儿明,亲人团聚却不同,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年中秋临近时,我又想起了我的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几年的老父亲。
父亲出生于卢沟桥事变爆发的1937年,那正是国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候。他十几岁时,我们这里成了解放区,他也进了学堂。读到初中二年级,因家庭困难、母亲长年卧病在床,他辍学了,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村生活。
1957年沈阳第一机床厂来豫招工,父亲因有文化而被招录。1959年开始,我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然灾害,再加上中苏关系破裂,国家急需还苏联的贷款 ,全国开始了城市工人返乡的高潮,父亲响应国家的号召,毅然回到了家乡,由工人变成了农民。父亲先在生产队当记工员、会计,后又在乡农村信用社做信贷员,上世纪70年代初到大队当会计直至农村实行改革,分田到户,重新开始种田。
我十几岁时,正是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父亲体质不太好,但从没有怨天尤人,为挣我们的学费而无怨无悔。由于靠几亩地生活,我们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1985年,我考上了驻马店师范。这在今天看来平平常常,可在30年前,是天大的喜事。父亲很高兴,给我买了一块手表、一件大衣,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名称职的教师。
随着国家农村政策的调整,再加上我们姊妹四人相继成家,父亲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可就在他老人家该享清福的时候,疾病这个恶魔跟上了他。2007年的春节刚过,父亲说经常腹胀、腹泻。于是,我带他到县里、市里的各大医院就医,开始都当做慢性胃炎治疗,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不见好转,于是来到市中心医院,最后确诊为结肠癌。当我拿到这个化验单时,不啻晴天霹雳。我们姊妹四人不甘心,在
眨眼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几年了。到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中秋节,我还要为父亲捧一杯美酒,敬祝父亲在天国生活快乐。我们要更加懂得珍惜:珍惜生命、珍惜亲情。我们幸福地生活着就是对父亲最好的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