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刀师傅
□邱士仿(泌阳县第一初级中学)
昨日正在楼下和邻居们闲聊,远远地传来了悠长的“磨刀——磨剪子嘞”的吆喝声。等到走近了,他又吆喝起来:“磨刀——磨剪子嘞,你那磨瞎(坏)的剪刀拿来喽!”
他的吆喝声引起了邻居们的兴趣,一位大妈笑着问:“磨瞎的剪刀也能磨?”“能磨,在咱泌阳县只有我敢这样喊。老嫂子有剪子不?管先试试活,相不中活,不要钱。”大妈说:“剪子磨好磨赖都行,我的菜刀可等着用呢。”“那你回去拿吧!剪子磨不好,磨刀钱也不收。”磨刀师傅斩钉截铁地说。大妈一听师傅对自己的手艺那么自信,起身去拿菜刀、剪子,临走还对磨刀师傅说:“你先坐那儿歇歇,我家在五楼呢,你别急!”磨刀师傅爽快地说:“老嫂子,不急,您也悠着点!”
磨刀师傅从三轮车里拿下一张固定有磨刀石的长凳坐在那儿和邻居们聊天。我看到他三轮车里还有两块磨刀石,奇怪地问:“师傅,怎么有那么多磨刀石?”师傅笑着说:“看来年轻人没见过这些,这磨刀石有粗有细,磨刀时有一道一道的工序,先用粗磨刀石,再用这块,最后才用最细的那块磨刀石。”我恍然大悟,原来磨刀也有这么多学问。他拿着那块最细的磨刀石说:“这细磨石啊,常磨理发店用的那种专用剪子,它不伤刀。”
我们正聊着时,邻居大妈已经拿来了自己的剪子和菜刀。我看到大妈的剪子已是锈迹斑斑,光看那锈迹就知道剪刀不好用。磨刀师傅起身先把剪刀用水浇湿,拿起菜刀说:“老嫂子,这刀钝得很呀,先用砂轮打打。”说着,他把三轮车上像纺车一样的转轮放稳,按动开关,那磨刀器具就旋转起来。刀和器具摩擦发出“嗤嗤”的声音,飞溅出火花。一会儿,老人手拿刀仔细看看,开始用磨刀石磨起刀来。从前刃磨到尾刃,从粗磨刀石到细磨刀石,来来回回不知要磨多少次。不久,师傅的脸上就挂满了细密的汗珠。他用挂在脖颈上的毛巾擦把脸继续磨刀,不一会刀口雪亮锋利。他又开始用一个粗纱布搓菜刀刀身,一遍又一遍,直到整把刀亮光闪闪。他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对等在旁边的大妈说:“老嫂子,管保用一年。”他又拿起剪刀开始磨。磨剪刀费事点,他拉开剪口,用两只手指按住,先磨一边,再磨另一边。
他边磨边同我们继续聊。原来,他从32岁那年走街串巷开始给人磨刀磨剪子,如今已经有31年了。“但您看上去可不像六十多岁的人呀!”我看到师傅的头发还很黑,也没染过,因为黑发中夹着几根刺目的白发。师傅听我们夸他年轻,爽朗地笑了。“我这人呢,主要是不耍心眼,性子直。我磨刀四块钱,磨剪子三块钱,最烦讨价还价。我这磨刀技术不是说的,除了我,咱这泌阳县的谁敢喊,把磨瞎的剪刀拿来。”老人言谈中流露出对自己手艺的自信。或许正是因为技术过硬,老人才坚持了三十多年吧!
这种场面热闹而又祥和,不禁让我想起了儿时在乡下生活的情景。小时候村里经常有走街串巷的手艺人和各种小商贩。听到悠长的吆喝声,孩子们都跑出来,那感觉像过节一样。我们常常跟随那些手艺人消耗一晌或者一天的快乐光阴,碰到卖好吃的小商贩就更好了,大快朵颐。那真是一段单纯而又美好的岁月!
“所有的时刻都很仓皇而又模糊,除非你能停下来,远远地回顾。”真的感谢这位磨刀师傅,让我重温那段美好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