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5年05月19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生圈]长寿老人赵妮“福气好”

发布时间:2015-05-19 08:38:04  

饮食作息有规律 家庭和睦人知足

长寿老人赵妮“福气好”

□董莉莉  /

yuanzh150581.jpg 

勤劳的长寿老人赵妮。

提起长寿老人,人们便会想到“白发苍苍”、“卧床不起”等词。然而,今年92岁的市民赵妮,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一头黑发,耳不聋、眼不花。老人一生育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四世同堂,子孙共有39人。赵妮特别爱干净,自己的东西收拾得井井有条,连衣服也是自己洗,生活很有规律。

据了解,赵妮老人喜欢做家务,常洗菜、熬粥、做针线活。老人的日常饮食较清淡,少盐少糖,喜欢喝熬得比较稠的大米粥。令人惊讶的是,老人虽然年事已高,但记忆力相当好,孙子、曾孙辈几十人,哪个人叫啥、多大年龄,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笔者问起老人的长寿秘诀时,她乐呵呵地说:“是因为我福气好,家庭和睦,晚辈们都孝顺。”

家庭和睦老人长寿

说起晚辈们的孝顺,老人打开了话匣子。她说,有一年,大儿子吴光和几名同事到峨眉山旅游,别的同事带的不是自己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妻子,儿子带的却是她这个年近90的老妈。

上山时,她走不动了,儿子就背着她,背一段路,歇一会儿,硬是将她背上了峨眉山金顶。看着累得气喘吁吁的吴光,游客们纷纷伸出大拇指,称赞老人福气好,有个孝顺儿子。

“我大媳妇都是把做好的饭菜端到我手上,还经常给我洗脚洗澡擦身子。”赵妮说,她的小儿子吴文每年都会把她接到青岛玩两个月。三女儿吴华把她接到上海玩了半年,孙女也要接她出去玩,并给她洗澡、洗头、买补品……说起子孙们的孝顺,老人如数家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人闲不住,经常做手工活

笔者在老人家中看到,院子里的小桌上摆放着几盆塑料小零件,一问才知,因为闲不住,老人经常买一些纯棉布回来给曾孙子做些贴身衣物。

“我妈喜欢做家务,像洗菜、熬粥、做针线活等,都是老人常干的。她的眼睛不花,能够穿针引线,做些缝缝补补的针线活儿。”吴光说,母亲还喜欢养花,几乎每天都要到阳台上看看花,浇浇水。母亲年轻的时侯就喜欢养花,这个爱好已保持了几十年。

吴光说,母亲一生勤劳,对她来说,躺着不是享福而是受罪。她有一双巧手,能穿针引线,制衣做鞋。在天气晴好的时候,老人还喜欢出去散步,看看青山绿水,呼吸新鲜空气。

饮食清淡,很少吃糖和辣椒

吴光说,母亲的饮食非常有规律,饮食清淡少盐,很少吃糖和辣椒,一日三餐以粗粮、素食为主。老人也喜欢吃肉,只是每次吃得很少。她常说人老了,不宜多吃肉,还是吃得清淡一些好,易于消化和吸收。平日里,老人每次吃饭只吃七八成饱,这样能减少胃的消化负担。

“我妈吃饭非常讲究。”吴光说,母亲早上总会吃两个鸡蛋和两根油条,鸡蛋是清水煮鸡蛋花,放很少的盐,母亲用油条沾着鸡蛋汤吃,这种吃法母亲已坚持了几十年,而且百吃不厌,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下午,她喜欢喝一碗大米粥,粥要熬得很稠,老人家喜欢喝黏糊糊的米汤。20多年前,老人喜欢上了蜂蜜,每天清晨起来一定会喝两勺。

“我妈的作息也十分有规律,晚上一般八九时入睡,第二天七时起床,白天只要累了,即使是坐在沙发上,也能小睡一会儿或打个盹。如果困了想睡觉,她就会躺在床上休息,不过她白天睡觉时间比较短,一般睡一个小时左右就会醒来。”吴光说,良好的睡眠是母亲保持健康的重要条件。

记忆力好,晚年过得很开心

吴光说:“尽管母亲不识字,没有文化,可是脑子相当好使,记忆力非常好。母亲年轻时记性好,年龄大了也一样,记事情很准确。母亲一生养育了4个儿女,到现在已是四世同堂。家族好几十口人,每个孙子、孙女、曾孙子、曾孙女及外甥、外甥女,她都能记住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甚至能记住他们每个人在哪儿上学。”

赵妮说,他的二儿子和三女儿住的地方离自己不远,因此只要有时间,她们就会带着孩子来看自己,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小儿子吴文家在青岛,每年都会把自己接过去住几个月。

赵妮表示,子女们都很孝敬她,她很感动,也很知足,有这么多懂事的子孙,她很开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