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留辉(正阳县)
吃罢冬至的饺子就盼着腊八粥了。不是因为腊八粥有多好喝,而是觉得腊八粥里有浓浓的年味,吃着吃着就到了年末岁尾。大红的对联、美丽的窗花、震耳的炮仗,还有飘香的骨头,总能勾起童年无限的乐趣和遐想。
腊月里,杀年猪、捞塘鱼和置办各种年货是大人们的事。孩子们在稻场里追着充气的猪尿泡疯跑,俨然一副中国男足练兵的样子。小伙伴捧着一条活蹦乱跳的红鲤鱼嬉笑打闹,《渔夫和金鱼》的童话跃然心头。米酒的醇香一天比一天浓厚,人们都在翘首期待即将到来的年三十。
其实,腊月里最让小孩子兴奋的事莫过于抢喜糖了。记得小时候,村里的强子哥娶媳妇是一个雪花飘舞的腊月天,我和一群小伙伴早早地在村头的丁字路口设好路障,等娶亲的婚车回来时抢一把喜糖。焦急的等待中,两辆贴着大红喜字的拖拉机朝路口驶来。原来是邻村的新媳妇要从这个路口经过。我们围着停在路障前的拖拉机讨要喜糖时,喜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笔直的南北路两头冒出几缕黑烟,半支烟的工夫,两家娶亲的拖拉机不紧不慢地赶到这个路口,三家迎亲队伍顶牛儿在这个丁字路口。幸福来得有些突然,喜糖砸得脑壳生疼。我们顾不上捂头,双手像鸡啄米一样捡糖果。最后,拖拉机手也跳下车加入到疯抢喜糖的人群,三家的新娘子眼馋得想蹦下来。如今,那热闹的场景常常在我腊月里的睡梦中出现,只是新娘的样貌因年代久远有些模糊了。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吃灶糖;二十四,扫尘房……初一、初二满街走。”和童谣里唱的一样,腊月二十三这天是我们当地的小年。小年是祭祀灶王爷的日子。传说,小年灶王爷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告每家人的善恶,好让玉皇大帝惩罚。为了让灶王爷替自家说好话,家家户户都会祭上灶糖堵灶王爷的嘴。
腊月里的集镇,人山人海,街道两边的摊位一个挨一个,这头的春联还没展开,那头的烟花鞭炮摊主已经开始招徕顾客。花红柳绿的衣裳试穿了一遍又一遍的是媳妇和姑娘,围着肉架挑肥拣瘦的是家长。徜徉街头,感受这浓浓的年味,又一轮年味记忆在脑海里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