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宏宾(上蔡县)
何为“家”?“家”,宝盖头下面有头“猪”。
怎么“安家”?把“女”子娶进房子里,再养头猪,就算安家了。
从古至今,家和猪就密不可分。猪乃六畜之首,春联不但讲求“人丁旺盛”,而且讲求“六畜兴旺”。在老百姓眼里,无猪不成家。
老家农村,自然有了养猪的习俗,不管多少,总要养上几头。家里有了猪的叫声才和谐,才让人睡得香。春节杀头猪,年过得才有年味。
老家,留守一座老屋、一所院子、一个猪圈。母亲除了照顾孩子的孩子外,还要喂好院里的一圈猪。留守的时光,有家相伴,虽忙碌但快乐。因为,阳光下有孩子奔跑的欣慰,有一日三餐喂猪的劳作。
母亲用奔波支撑起留守的老屋,家在老屋站立中焕发出青春。虽是留守,但魂总是抖擞出一个个日出月落。
夜里,孩子在梦里和我说话;月光下,一群猪崽儿安详地吃着奶。母亲把月光喊到头顶,照着眼前的老屋,思绪里,有我在繁华都市忙碌的身影。我的双眸里,一边是老屋的念想,一边是母亲的牵挂。
我站在月光里望故乡,娘每每站在村头,影子长长的。
屋前的葡萄树结出盛夏的火热和激情,一串串,串起母亲的心,串起老屋的情。
葡萄熟了,母亲总是不舍得吃,会把它酿成酒。这酒,母亲从来不会喝一口,一年一年地为儿子积攒着。她知道,一个人喝酒太苦涩,她要等到雪花飞舞的季节,在老屋里陪着亲人同饮。
一坛坛、一罐罐,老屋里堆满了老酒。
风雪中,鞭炮声里,家换上一身新衣服,洁白、素净,脚穿一双红绣花鞋,立在风雪中。屋子里,有自家杀的猪、自家酿的酒,更有自家喜庆的气氛。这肉香、这酒醇,漂泊的人把温暖装进空虚的心灵,把喜庆呼进干瘪的口中,一年的念想才画上句号。
从家出发,带着离家的念想,走了一圈,又回到家,完成一个轮回,生命的轮回。
母亲在这个轮回的圆里始终牵着我,牵着我的思绪,牵着我的灵魂。她身边,跟着孩子,还有一群成长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