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12月25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养老金“双轨制”将终结

中央通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 机关事业单位实行与企业相同制度

发布时间:2014-12-25 08:24:06  

yuanzh141231.jpg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拟定完成,饱受诟病的养老金“双轨制”即将退出历史舞台。1223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代表国务院向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将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1亿多人没有参加养老保险

报告指出,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连续10年调整,月人均水平由2004年的647元提高到今年的2070元。2013年底,全国城乡老年居民月人均养老金82元。

报告称,由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起步晚,待遇水平仍不高;由于各地财政承受能力和基金结余分布不均,且统筹层次仍偏低,社会保障互济功能发挥不够,导致地区之间待遇差别较大;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仍实行单位退休养老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双轨”运行,待遇差距矛盾突出,社会反响强烈。

由于我国社保体系建设采取先城镇后农村、分人群渐次推进的方式,再加上农村社保制度实施时间不长,而且实行自愿参保政策,目前全国还有1亿多人没有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主要是部分非公经济组织员工、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以及部分农村居民等。

  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

马凯在报告中指出,我国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按照中央部署,有关部门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已经拟订了改革方案,并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

“五个同步”,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

马凯在报告中表示,建立健全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社会保险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参保人员通过增加缴费年限和提高缴费基数获得较高的基本养老金。

建立兼顾各类群体的社会保障待遇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物价变动和财政承受能力等情况,适时调整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医疗保险要完善政府、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的筹资机制,深入推进付费方式改革,使医疗费用实现合理可控的增长。

综合考虑人力资源供需、教育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基金收支等因素,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改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抚养比。

  养老保险2020年覆盖10亿人

报告指出,我国将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全覆盖。

报告说,2020年我国人口预计达到14.3亿人,为实现“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制定并开始实施以养老、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全民参保登记计划。

通过优化政策、加强宣传、严格执法、提升服务、逐人逐户登记确认等措施,力争使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数在2017年达到9亿人,到2020年达到10亿人左右,将覆盖率由目前的80%提高到95%。同时,巩固全民医保成果,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伤、失业、生育保险基本覆盖职业群体。

  49%被调查者不满养老金“双轨”

从今年5月起,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调查组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为重点,进行了专题调研。1223日,为配合审议国务院专项工作报告,全国人大财经委提交了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组在中国人大网上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49%的被调查者对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与企业职工养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满。

在调研中,各地也反映“双轨制”是当前社保制度不公平方面的突出问题。

调研报告指出,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和企业职工养老金的差距逐步拉大。甘肃省有关部门向调研组反映,2014年全省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费水平为月人均3227元,企业职工的基本养老金水平为月人均2065元。

另外,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的丧葬补助等福利标准不同,进一步拉大了待遇差距。“双轨制”也影响了人员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流动。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不用缴纳养老保险费,也没有个人账户。企业职工要缴费,有个人账户。人员流动时存在缴费记录的差别,影响到将来的养老保险待遇。

调研组表示,从完善制度体系的角度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是养老保险制度最后未覆盖的领域,应该将各类人群纳入到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体系内。

调研组建议,应抓紧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尽快建立统一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改革后公务员工资或普涨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是否意味着公务员即将普涨甚至大涨工资,变成由财政买单的局面?

对于完善工资制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理事孙洁提出,由于无法直接介入企业的工资发放问题,这应该主要针对的是公务员群体。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公务员和基层公务员确实存在工资水平相对较低的问题。一些基层公务员收入较低,自己负担各项社保缴费相对困难。对此,一方面应优先提高西部公务员和基层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另一方面应整体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使得升迁无望的基层公务员起码可以得到收入的上升通道,名正言顺地涨工资。                           

  4000万人将告别“免缴费”

养老“并轨”改革预计涉及约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

现行养老“双轨制”具体指的是: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由财政统一支付养老金;社会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由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

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养老保险改革,机关事业单位没有参加,虽然后来一些地方开展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试点,但多数仅是在形式上缴纳社保费,体制机制没有根本改变。

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来,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金和企业职工养老金的差距逐步拉大,社会对养老“双轨制”反响强烈。

                    (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