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恒(正阳县)
农历九月,是红薯收获的季节。一日下班回家,走在繁华的城市街头,忽然闻到一阵香甜的烤红薯味,只见路边一个卖红薯的小摊上围着几个人正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美味的烤红薯。
这个画面让我回到了30多年前。那时,正阳县农村的人们基本上吃不饱饭,而红薯成了最好的东西。
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种几亩红薯,因为红薯不仅产量高,而且红薯叶、红薯梗还能拌玉米面蒸着吃。深秋,收获红薯的季节到了。大人们举起钉靶刨下去,一串串硕大肥实的红薯就被刨了出来,不一会儿就堆成了小山。孩子们喜欢吃刚刨出来的红薯,擦去上面新鲜的泥土,大口大口地嚼了起来,既脆又甜。穷人家的孩子一年到头也吃不到零食,红薯就成了能让他们解馋的东西。红薯秧从地里拉回家后,树杈上、墙头上,晒得到处都是。在冬天,晒干的红薯叶就是乡亲们下面条的菜。“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这是那时对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红薯刨出来后要切成红薯片,摊开晒在田野里、房子上。一到这个季节,村头、路边、地里,遍地是白亮亮的红薯干。
红薯全身都是宝,红薯叶下面条,红薯秆用来炒菜,红薯除食用外,还可下粉条。
红薯还可磨成粉做窝窝头和面条。记得家里的磨坊放着一盘谁也不知道转了多少年的石磨,表面坑坑洼洼、粗糙不平。在昏暗的油灯下,被蒙着双眼的驴在不知疲倦地一圈圈转着……我常常牵着母亲的衣襟,像个影子似的跟在她身后扫磨盘上的红薯粉。闻着红薯的芳香,我心中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如今,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了起来,每天都像过年似的,顿顿有大米、白面、鸡鸭鱼肉……现在的人们常常犯愁不知该吃什么好。于是,红薯又重新被摆上了人们的饭桌,成为调剂生活的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