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4年12月12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寿的父亲

发布时间:2014-12-12 08:48:26  

□史建华(遂平县)

父亲已近耄耋之年,但耳聪目明,身体硬朗,生活完全自理。

知父莫如子。父亲长寿得益于他有一颗知足感恩的心。

父亲出生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那个时候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父亲从小吃尽了苦头,扛长工、放牛羊、逃荒要饭,一直艰难地挣扎在贫困的边缘线上。多灾多难的生活练就了父亲强壮的体魄,在父亲眼里,没有克服不了的难关。解放后,思想进步的父亲入了党,当上了队干部,一年四季带领社员们建设新社会。寒冬腊月,父亲带头赤脚跳进刺骨的冰水里,挖沟排水,兴修水利,一度被传为佳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父亲把家中分得的几亩责任田视为生命。一年四季,父亲几乎整天泡在责任田里,哪怕是严冬,每天也要到田里转一转。按他的话说,一是活动活动筋骨,二是照料照料庄稼,别让它们觉得人们忘了它们。即便是年事已高,不事稼穑后,父亲也是一天到晚地不闲着,种菜、喂鸡、扫地、看护庄稼,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知足常乐、懂得感恩是父亲长寿的秘诀。一生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罪的父亲,一直对生活心存感激。他常说,没有新社会,就没有他的今天。即便是在忍饥挨饿的三年困难时期,父亲也无丝毫怨言,并且常常教育乡亲们不要忘记旧社会,要体谅国家暂时的困难,并和国家一起战胜困难,迎接好日子的到来。特别是这些年,日子过得更加红火,父亲更是心满意足,说自己做梦也想不到能有今天这么好的光景,整天把感恩之类的话挂在嘴边。

有一次,我回老家看望父亲陪他闲聊时,流露出做教师的比其他行业的工资待遇低的不满情绪时,父亲就语重心长地教育我:“哪能只讲钱啊!国家把你培养成一名高中教师得花多少钱?说啥也不能和国家讨价还价!再说,你培养出那么多有出息的学生,哪个不念你的好,这不是回报吗?黄金有价情无价呀!”

出身卑微、平庸的父亲,简直就是一本书,值得我们阅读、品味。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