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立
初读赵大磊的《一个人的月光》,我有这样一种感觉:这是一本纯粹的散文集,书中的大部分篇章洋溢着真情,蕴含着哲理,充满了诗意。之所以会产生如此愉悦的阅读效果,也许因为我与作者共同喜欢散文这一体裁。
遍览赵大磊的散文,既有对故园的万般情思,又有对大地的喃喃絮语;既有对浮生的深沉思索,又有对已逝光阴的恋恋回望……一篇篇文字,不仅有灵动的诗意在流淌,而且有沧桑人间的苦辣酸甜,尤其是那些富有哲理的语言不自觉中将我带到作者的心灵天地里。在《生命的声响》中,倾听着滴滴答答的雨声,我与作者产生了心灵的共鸣:今夜的雨声与千年的雨声没有生命区别,只是听者不同而已。经历了生命中的大红大紫,经历了人世间的生死离别,我也正一天天地走向平淡。笑也无所谓,哭也无所谓,这是一种真真正正的平淡……仰望空中飘飞的《风筝》,作者的一番感悟让我为之心动:情感何尝不像风筝?用生命深处爆发的激情做骨架,用忠贞不变的心做牵线,这样的风筝会永远飘飞在天空中……
在对生活、生命追问与思索的同时,作者还以较多的笔墨歌颂了先祖父辈的勤劳善良,抒发了血浓于水的亲情。作为记录死亡事件的《永远的遗憾》,字里行间溢满了生活的悲凉,深情的语言将我带到他痛失慈父的精神天地里,那一声“父亲,你走好!”的锥心呐喊,让我禁不住眼窝濡湿,心生悲切。还有那位一生喂牛的爷爷(《怀念爷爷》),不舍昼夜编草苫子的母亲(《母亲的草苫子》),他们的生命虽如黄土一样朴实,但他们身上蕴藏的人间大爱足可以百世流芳。
大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童年时的乡村景物在他心中留下深深的记忆。因此,故乡始终是他心灵栖息的港湾,他只有在那里才能找到澄明的心境。不论是扑鼻的《麦香》,还是摇曳的《芝麻》,抑或是《青青艾蒿》,在作者诗意的笔墨里,无不展示着自然本真的美丽,让我感受到他对每棵植物都灌注了情感,对每件风物都用心灵的目光进行了抚摸。
现实生活中的大磊经历坎坷,但是他的心中有一盏明亮的灯。也就是在这盏灯的映照下,大磊沿着自己的创作之路不懈地走下去,写下这么多充满诗意、充满真情、充满阳光的散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