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王永良
本报讯 “下一个节目,由魏阳同学为大家表演手风琴独奏《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大家鼓掌欢迎!”7月13日下午,驿城区橡林街道李庄社区曹喆的家里非常热闹。
暑假到了,不少父母为怎么安置孩子发愁。居民曹喆主动把社区内的孩子召集到他家写作业、玩耍。社区的大人、孩子都亲切地称他为“曹爸爸”。
孩子们心中的“曹爸爸”
“曹爸爸,我今天有点儿事,孩子就放你这儿了,让他中午在你家吃饭吧。”“好的,你放心去上班吧!”7月13日一大早,邻居王女士就把孩子送到曹喆的家里。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曹喆家里,看到他家有六七个孩子,有的在做作业,有的在玩。
曹喆告诉记者,他是该社区的居民,平时做小生意。女儿上小学后,他发现很多邻居和朋友的孩子节假日无人照看,就让女儿叫同龄人来家里玩。渐渐地,到他家玩的孩子越来越多。
“每到寒暑假,我家就像儿童乐园一样,欢声笑语不断。跟孩子们在一起我很开心,家长们也很放心。”曹喆说。
“我们把孩子放在他家放心。”该社区居民王女士说,曹喆很喜欢孩子,孩子们也很依赖他。孩子们都叫他“曹爸爸”。
即将上七年级的魏阳从小学一年级就经常到曹喆家写作业。他说:“爸爸妈妈平时都很忙,我就经常到曹爸爸家玩。在他家就像在自己家一样。”
“邻居也帮了我们不少忙”
平时一到周末,曹喆家里都会来三四个孩子,而一到假期,六七个孩子会整天待在他家。到了中午,曹喆的妻子还要给孩子们做午饭。曾有孩子的家长要给他们伙食费,但曹喆夫妇怎么也不肯要。他们说:“孩子能吃多少?我们怎么能要伙食费呢?再说邻居也帮了我们不少忙。”
曹喆说,当初他让孩子们来玩的初衷就是想给女儿找个伙伴儿,孩子们之间交往多了,家长之间也能建立起友谊。“大家住在同一个社区,谁家孩子没人照顾,其他人就帮忙照看一下,我们相处得像一家人。”曹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