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玲(汝南县)
“割麦垛垛,割你的头……”午后小憩,迷糊中听到窗外黄鹂的叫声,顿时睡意全无。我的眼前幻化出一幅麦浪滚滚,人们挥汗收割的金色画卷。想起小时候与黄鹂对叫的趣事,我不禁笑出声来,仿佛又回到了那无忧无虑的童年。
起床来到庭院,我循着叫声向远处张望,希望能看到那只小精灵。可天空阴沉沉的,院外那片树林已被砍伐,取之而代的是一座座高楼。无处可寻黄鹂的踪影,只有那一声声“割麦垛垛”,时远时近,在午后静寂的天空回荡,令人陷入无限的遐思。
五月的暖风,如母亲的手轻轻拂过麦田,掀起层层麦浪。每年立夏后,黄鹂会从南方如期而至,那悦耳的叫声也随之在乡村碧水绿树间回荡。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以学它的叫声为乐。它说:“割麦垛垛,割你的头。”我们调皮地回它“割你的头”。它好像能听懂我们的话,不停叫道:“割你的头,割你的头......”听到它着急的叫声,我们禁不住哈哈大笑。
听着那一声声啼叫,农人们知道该收拾农具做麦收的准备了。那时,父亲每天都会到地头转转,看看哪块地的麦子熟了。夜晚,他取下东墙上挂了一冬的月牙镰刀,借着月光,在井台边磨着。我想,那时父亲一定想象着丰收的景象。收拾好工具,父亲忙着整理打麦场,洒水、撒麦糠、碾平整……整个过程在我看来非常缓慢而乏味,父亲却从不急躁。经过几天的忙碌,一个既宽阔又平坦的打麦场终于整好了。
立夏过后是小满。那时候,我们最盼望的就是集上的小满会。小满会据说有上百年的历史,主要是为满足当地群众购置夏收、夏种物资而设立的,由于在小满过后,故称小满会。小满会一般7天,由赴会的商家出资请3台大戏,让农民在农忙前放松一下,顺便把镰刀、笤帚等农具备齐。
小满会结束就该农忙了。天刚蒙蒙亮,父亲就喊醒哥哥、姐姐下地。我的任务是到地里拾麦穗。那时,学校放麦假布置了交粮任务。为了完成任务,我每天早早起床,挎着篮子到地里拾麦穗。从收到打、晒干后运回家,需要半个月时间,有时遇到连阴天,需要一个多月。“三夏”过完,大人们脱了一层皮,小孩子也晒得黑黑的。那时看着乡亲们收麦的辛苦,我体会到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也体会到了父母生活的艰辛,从而更加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