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子昂(确山县)
母亲去世13年了。13年来,她的音容笑貌仿佛一直就在眼前,她的点点滴滴,我依然记忆犹新。
母亲是个吃苦耐劳的人。干公家的活,她总是争先恐后,加班加点也要赶在别人前面。回到家后,她忙着洗衣、做饭、做针线活、喂家禽家畜,从没有见她闲着过。土地包产到户后,她更加忙碌了。她有四儿二女,除大哥成家独立外,其余都在上学,祖母瘫痪在床上不能自理。全家30多亩地,集体只分给一头骡子、一张犁、一方耙,没农机。最初,耕种时只有与本村其他农户结合起来才能完成犁、耙、播、打等任务。有时,找不到结合对象又急于赶农活,母亲和父亲轮换着与骡子搭套干,牲口身如水洗,他们也浑身湿透。母亲除了忙田里的农活外,还要独自承担家务活,起早贪黑地干活。1997年,母亲患脑溢血,病愈后行动不便。生活稍能自理后,她就坚持下地干活。直到2001年12月她去世前的头天下午,还在地里捡花生。
母亲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她没上过几天学,但学什么像什么,并且做得非常好。小时候,我坐在旁边看她织布的娴熟动作和自若神态,简直就像看杂技演员在表演。母亲手工裁剪缝制的衣服,样式新颖,针脚细密,经久耐穿。母亲做的饭菜特别可口,尤其是面条和馒头,筋道、味好。她炸的馓子焦酥可口。母亲还会种菜。她种的蔬菜除了满足自家外,还常拿到集市或单位食堂去卖。由于洗得干净、价格合理,不一会儿菜就卖光了。
母亲还是个宽厚仁慈的人。祖母瘫痪6年,她从没有烦过,还不时给祖母做好吃的。父亲患脑血栓后半身不遂,她一伺候就是8年。母亲独自承担着家庭的沉重负担,悉心照顾着祖母、父亲,抚养着子女。
母亲很平凡。她没有高深的学问,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超人的能力,但她勤劳、俭朴、善良、坚韧、恬静、隐忍,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农村劳动妇女中的一员。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她这样的母亲,才撑起了无数个家庭,孕育了无数优秀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