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范 杰 王化远 曹春阳
今年47岁的正阳县彭桥乡何庄村村民余世全,是该村民兵连的一名普通民兵,又是一位建档在册的贫困户。2012年妻子患肺癌,为给妻子治病,余世全欠债10多万元。2014年妻子不幸去世,3个未成年的孩子还在上学,全家就他一个劳动力,余世全一时陷入困境。
在走访贫困户过程中,彭桥乡民兵营教导员、乡党委书记刘媛玲了解到余世全家的情况后,就与余家建立了贫困民兵产业扶贫帮扶联系户,建议他家搞秸秆养牛,既能照顾家中老小、耕田种地,还能增加收入。
开始余世全还有些顾虑,一是多年穷怕了,不敢折腾;二是没技术,害怕牛生病了;三是没资金,担忧投资买牛的钱从哪里借。正在余世全脱贫路上前怕狼、后怕虎、忧虑重重的时候,刘媛玲又一次来到余世全家鼓劲他:“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要奋斗就要有信心,只要鼓足养牛脱贫干劲,我相信你不用出门打工,在家养牛一样能挣大钱。”2015年,刘书记为他协调产业脱贫贷款5万元,村民兵连组织民兵帮他建了个简易牛棚。余世全引进6头牛犊,开始创办了“世全家庭养牛场”。
为解决肉牛防疫和饲草加工等技术问题,刘书记专门联系县畜牧局专家为余世全科学养牛聘请“养牛顾问”,帮助他家养牛场消毒、防疫,制定行之有效的技术规程,为养牛场快速育牛打下了基础。“养牛顾问”根据牛的生长习性及气候变化,用牧草和花生、玉米秸秆、豆粕及育肥饲料等科学配制出不同混合饲料,经过科学饲养,一头牛喂养340天左右体重就有580公斤~750公斤。为了搞好自繁自育,余世全在专家面对面地指导下,通过药物催情、人工授精等方法让母牛在同一时期受孕、下犊,分段饲养、粗精饲料搭配,大大加快了出栏期。
看着牛犊一天天长大,又产下小牛犊,余世全对养牛脱贫有了信心。
2016年,余世全创办的“世全家庭养牛场”存栏肉牛18头,到年底他已销售商品牛6头,收入8万多元。“以前,家里因妻子患了绝症负债累累,经常有人来家里催账,心里真不是滋味。现在通过养牛,我把欠债还了,生活好多了。这是党的富民政策让俺脱了贫,俺要继续扩大养牛规模,不仅自己奔小康,还要带领更多贫困户养牛脱贫。”余世全说。
站在标准化牛棚里,村民张明发指着一头皮色光滑、个头肥硕的牛犊高兴地说:“你们看我家这头夏洛来牛犊漂亮吗?2018年两头母牛还会产出新品种牛犊。”
据了解,该乡在余世全的示范带动和影响下,大力引进夏洛来、西门塔尔、利木赞等喂养周期短、增肥快、经济效益可观的新品种犊牛,2018年全村新增民兵标准养牛大户180户,引进新品种牛犊1000多头,带动广大贫困户养牛脱贫的“牛”劲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