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朱合顺
陈岩,1978年3月出生,汝南县残联干部,自幼患黄疸后遗症,肢体语言二级残疾。参加工作19年来,以坚韧的毅力,忠于职守,任劳任怨,乐于奉献,出色完成了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她尽心尽力解决残疾人遇到的各种难题,助力残疾人脱贫攻坚,连年被评为系统先进工作者、县优秀共产党员,荣获驻马店市“最美残疾人工作者”称号,被评为2017年度“汝南好人”。
陈岩婴儿时期患黄疸病留有遗症,言语和肢体都有重度障碍,给生活、学习和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但她不自卑、不服输,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上,总爱跟健全的孩子比,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气馁。上学时,由于手指僵硬写作业慢,经常写到夜里十一二点,老师、家长都劝她作业写不完没关系,不能和别人比。但她认为只要别人能做到,她就能做到,从不服输。1995年,她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驻马店文化艺术学校(美术专业),在学习期间多次获得市里和学校颁发的荣誉证书。
1998年毕业后,她被安排到县残联工作。领导关爱她、同事们照顾她,这更激起了她的工作热情。收发文件、上传下达,甚至打扫卫生、掂茶倒水的事,她都抢着干。她是档案员又兼文秘写作,虽然双手不灵活,但她刻苦练习,她常告诫自己,必须比健全人多努力、多付出。为了工作,她早出晚归,加班熬夜,任劳任怨。有一次加班写材料到深夜,刚出单位就被坏人盯上了,正好碰上家里人去接她,才避免一场灾难。从那以后,急需加班时家里人就提前去接,有时同事送她,需要写材料时领导让她在家写。为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她还自修了大学本科,学习了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并熟练掌握了电脑的操作和简单的维修。
在陈岩身上闪耀着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尽管她走路不方便,但无论下雨还是下雪从不迟到。在上班路上跌倒、摔伤是常有的事。有一次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一个小朋友骑自行车不小心撞着她,她的膝盖被磕得血淋淋的,是好心的路人把她送回家的,家里人让她在家休息,好了再上班,可她说单位忙不能休息,仍带伤坚持工作。每逢雨雪天,领导都安排她在家休息,她谢绝组织照顾,坚持正常上班。2018年2月11日,大地冰封,寒风刺骨,她在为残疾人装慰问品时腰部意外摔伤。在医院里她仍牵挂着残联的工作,用微信向领导汇报2017年班子述职、述学、述廉报告和2018年工作要点撰写情况。
近几年,随着残疾人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发展,残联工作任务重了。为了适应工作需要,她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断提高写作水平。现在她已能起草残联各种重要文件,尤其是她写的2015年~2017年度工作总结受到领导好评。她撰写的《做好残疾人工作之我见》《怎样关心关爱残疾人》《浅议促进残疾人就业对策》《浅谈“十三五”期间残疾人工作发展》和《如何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等论文分获市残联系统评定的二等奖和三等奖。分管档案工作,她虚心好学,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细致入微。她管理的档案,无论领导要找什么时间的文件,她随时都能找到,在县档案工作评比中,县残联连续三年被评为档案管理先进单位。
陈岩深知残疾人的困苦和艰辛,尽心尽力为残疾人排忧解难,用真诚温暖残疾人。她经常和机关的同事一起深入农村、学校、企业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现状,解决他们存在的实际问题,加快残疾人脱贫攻坚步伐。汝宁街道办事处东大街王红伟一级残疾(精神病),其父亲是肢体一级残疾,其母亲是肢体二级残疾,全家生活主要靠妻子卖菜收入来维持,家庭生活很困难,陈岩就与王红伟的妻子合计买一台蒸馍机,他们家没钱,陈岩主动资助。他们在经营中注重质量,讲究信誉,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家庭也富裕了,为此王红伟全家人对陈岩感激不尽。
残疾人是一个弱势群体,有事找残联解决,已成为广大残疾人的共识。残联人员少任务重,多数同事奔波在基层,时常是陈岩一人值班。她热情接待每一位上访者,耐心听取他们的诉求。对于残疾人提出的问题能解决的当即解决,不能解决按照政策说明情况,做好残疾人思想稳定工作。三桥镇60多岁的老人张振武,用破架子车拉着瘫痪的妻子王桂花到残联,想找领导解决点帮扶资金给患病的妻子买药。当天领导和同事们都下乡了,陈岩问明情况后,领他们到单位对面药店自己掏253元钱给他们买药。第二天,陈岩就向领导反映他们的情况,经领导批准,为王桂花解决一辆轮椅。事后老人来到县残联拉住陈岩的手说:“妮,你是个好人,大爷不会忘记你的恩德。”
汝南县汝宁街道办事处东关村居委会青年王施源,2017年考上了河南工程学院,父亲是肢体二级残疾,家庭经济困难。王施源来到残联要求救助。陈岩接访后,将情况反馈给领导,让王施源享受到贫困学生救助,她还从家里拿1000元钱给王施源送去,解决了他学费不足的难题。陈岩就是这样一位热心人,只要残疾人有困难她都会千方百计帮助解决。这些年来,她为多少前来残联办事的残疾人买饭、买药、购车票,连她自己也记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