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8年02月16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时过年

发布时间:2018-02-16 08:58:47  

□ 宋伯航

时光在转眼间,又到传统新年。

人们今天过年,不缺吃穿,不缺钱花,生活富裕,应有尽有,可总觉得这年味一年比一年淡,少了新鲜、少了渴望,让人开始怀念儿时的过年。

记忆中,儿时过年是最期盼、最珍贵,也是最快乐、最幸福的。进入腊月,心里就盘算起过年,叹时间过得太慢,常缠着父母嘟嚷,快过年了,还不买年货,期盼中等待年的到来。

盼过年,就是盼有好吃的,有新衣穿,有鞭炮放,有“压岁钱”,有年戏看,有庙会赶,在小孩看来,新年的满足该有都有,这在平时不敢奢望。

除夕将至,我姐弟仨开始张罗做萝卜灯。找来一根萝卜,用小刀细心地挖空中间,添满棉籽油,再用棉线合成灯捻,一盏萝卜灯即成。除夕夜点亮萝卜灯,放在堂口枣树下,通照整个小院。

让我最高兴的是,穿上新衣服在同伴面前炫耀。从腊月二十三祭灶起,母亲边忙着磨豆腐、腌腊肉、发馍面、剁饺馅,边做全家老少衣袜鞋帽针线活。她常夜晚赶活,昏暗的煤油灯下,一忙就是通宵。

父亲负责去年集上买肉、鞭炮、春联等。我们姐弟也会跟着父亲,认为父亲年关最舍得花钱。跟着大人赶集,偶尔会有特殊照顾,买小孩想要的东西,得到意外惊喜。

除夕这天,大人们忙着煎蒸烹炒和贴屋门春联。待除夕鞭炮放毕,全家依辈分长幼,有序围坐桌旁,一起吃年夜团圆饭。满桌菜肴,荤素齐全,家养鸡鸭,自种蔬菜,亲手烹制。

大年初一,吃饺子意为交好运。吃饺乐趣就是能吃到饺中钱币,谁有幸吃到预兆一年有福气,我们都希望能吃到饺钱。若姐弟们吃不到饺钱,吃到的大人们,会笑着让给我们其中一人,寓意把“福”传给后辈。

给孩子“压岁钱”,是新年父母必不可少的礼物。长辈不偏不向给每人五角钱,这在当时看来已相当奢侈。收到“压岁钱”,姐弟们兴致勃勃地跑进商店,买来鞭炮,拆开一个一个地燃放。

鞭炮放完,我们挨家挨户串门拜年。每到一家,见人笑着说新年好,大人们会把一些糖果、点心塞进我们衣袋里,甚至有些大方的人家,还会给上一角钱“压岁钱”。小孩串门拜年,不到口袋塞满是绝不回家的。

年戏和庙会,是村民难得的精神大餐。大年初一隆重登场,一直玩到出正月。戏班由村民统一组织,挑选民间艺人当演员,戏装、搭台、化妆、节目均出自村民之手。演的古装戏、耍的民间艺,教人仁爱向善、忠孝长者、忠心持家、忠诚报国。

儿时过年,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可随着时代进步,现在过年内容比过去丰富很多,以车代步走亲访友,节省了时间,少了步行周劳;足不出户在家看春节晚会,享受文化大餐,但总觉少了儿时过年的快乐。

年年岁岁年相似,岁去年来意不同。想起儿时过年,就像心中打开尘封已久的陈年老酒,让人一生回味,永远难忘。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