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7年05月23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是三年驻村时

发布时间:2017-05-23 07:21:17  

□ 吴树兰

编者按

吴树兰,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副巡视员,省扶贫办驻确山县西王楼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先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奖”“CCTV2015年度十大‘三农’新闻人物”“2016‘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等荣誉。从一位在省城工作、生活优渥的“厅官”,到环境条件都相对艰苦的“村官”,吴树兰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帮助贫困地区农民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

从商水县巴村镇尚城村到新蔡县孙召镇大吴庄村又到确山县竹沟镇西王楼村,吴树兰先后三次驻村,始终牢记一名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使命及责任,忠实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她致力于群众脱贫、倾情于农村发展,扎根于群众之中,与村民同劳作、共谋事,倾听百姓心声,帮助村里理思路、出主意、定规划、谋发展。本文是吴树兰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实践来写她驻村的具体做法,读来感人至深,她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又是一个三年。在新蔡县孙召镇大吴庄村驻村三年后,从2014年3月至今,我来确山县竹沟镇西王楼村当党支部第一书记又有三年时间了。我是来山区、革命老区工作和学习的,也是来带领西王楼贫困农民脱贫的。经过三年的努力,使大吴庄村的人均收入翻了一番,走出了一条秸秆养牛、良性循环的路子。山区怎么搞?我本着先当学生的心态,每天与西王楼2037口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度过了三年。我还采取每天写日记的办法,把当天该记的事记下来、该学习的东西留下来、该克服的困难摆出来,特别是确山人民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耽误自己、不怕得罪人的精神,质朴善良、热情厚道、宽容的品质,以及确山县干部那种积极向上、踏实能干、认真做事的工作作风,都给我留下了许多经验和人民之伟大的感受。

初到西王楼村,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

确山县竹沟镇西王楼村是位于确山县竹沟镇四棵树村、泌阳县铜山乡焦竹园村、驿城区蚁蜂镇橡林村交界的一个小山村。全村24平方公里,有46个自然村、2037口人、2990亩土地,海拔1000米,是个典型的浅山区,离乡政府10公里。抗日战争时期,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等领导曾在这个地方工作。1939年1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设立中原局,驻地设在确山县竹沟镇,因此竹沟镇有“小延安”之美名。当地群众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贡献,涌现以杨靖宇为代表的革命先烈,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但因交通闭塞、土地贫瘠,山里的农民没有路走、没有水吃,孩子上学、村民看病都得去10公里外的乡镇。当时,我想不明白,一个久负盛名的革命老区、有着“小延安”之美誉的竹沟镇,为什么会穷成这样?驻了三年村,我才知道,这里的穷根在于信息阻碍、交通闭塞,在于没路、没水、没人才,更在于没有一个好的基层领导班子。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还记得驻西王楼村的第一夜,我在村委会里一宿都没睡着。山里太宁静了,一丁点儿动静都没有,一点儿活力都感觉不到。我当时就暗下决心:我要打破这种宁静、这种沉睡。但先从哪里入手呢?按照毛主席说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进行了为期两个月走村串户的调研。每天早上,我和县电业局驻村的罗建军、秘书张佳佳、司机冯松波一起,背着矿泉水和方便面上山。老里沟的张天明为我们领路,他在前面拿着小树干拉着后面的人往上爬,一个接一个。渴了,喝点儿水;饿了,到老乡家里要点开水泡方便面;脚磨破了,流的血沾到鞋底子上,一走一痛,痛得钻心;累了,靠在土山上歇一会儿……历经两个月时间,我把全村的520户、2037口人和46个自然村都走了一遍,除了外出打工的、全家没人之外的农户,一个不落地都调研了一遍。

“靠山吃山”,依靠群众,脱贫路上阔步向前

通过调研和梳理分类,我们提出了“靠山吃山”的发展思路,制定了“一个目标两手抓、四个轮子一起转”的奋斗目标(目标是三年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经济,在经济上是招商引资、全民创业、争取项目、劳动力输出一起抓)。我下大力气抓基层组织建设,充分相信群众,组织群众直选了村民小组长、妇女小组长,建立了村监事会、妇女联合会、共青团、工会、残疾人联合会,还根据村子的经济特点成立了养羊协会、养猪协会、养牛协会、夏枯草协会,做到了有班子带领、有协会管理、每种人群和每项经济都有组织领导。同时,我在建设班子、带队伍、抓经济、定制度上,都是树立群众观点。紧紧依靠群众,我们直选了村民小组长;紧紧依靠市场,我们成立了扶贫互助合作社、养老扶贫互助合作社;通过买羊卖羊、买卖夏枯草、买卖大姜,不但使村子提前脱贫,还为村子集体创收100多万元;紧紧依靠专家,我们解决了贫困户脱贫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在建设班子时,我们依靠党员直选党支部、群众直选组干部,做到“群众说了算、票数说了算、能力说了算”;在发展经济上,以“市场说了算、机制说了算”,才做起了羊产业、夏枯草产业、小提琴产业和旅游产业;在做基础设施建设上,采取积分的办法进行修路、建水库、打井、搞生态文明村,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力量,把群众内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了出来;在定220户、800贫困农民时,采取贫困农民自己申请、村民组投票、党员代表评议、“两委”班子商议和群众决议的办法进行。当评出来的贫困户进行张榜公布时,再进行逐户分片和包户包人,成立西王楼扶贫互助合作社和西王楼村养老互助合作社,进行精准扶贫,使全村于2015年底实现了脱贫,人均收入达8000元;使全村养羊5万多只,养1000只以上的羊场7个,100只以上的养羊户104户,买卖羊占广州市场的20%;种夏枯草1600多亩,亩收入4000多元;小提琴产值1亿多元,90%销到国外;旅游产业也正在打基础。

老区人民和老区干部最可敬

在和群众一起扶贫、脱贫时,我深刻体会到了西王楼的群众非常质朴、非常善良、非常有吃苦精神。他们也非常相信党组织,党组织领到哪里,他们就干到哪里、听到哪里。比如村里栽了3万多棵树,没有花一分钱,都是村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出义务工干的;我们在工作中为60个义务工颁发了公益事业先进个人的荣誉证书,极大地调动了干群做义务工的积极性;我们以积分做公益事业的办法,把群众捆在一起为集体挣分,这些都是在做扶贫工作中创造出来的。在西王楼的三年中,群众当中涌现了许许多多致富标兵、公益事业模范户。三年中,我吃住都在烈士家属李玉荣的家中,深刻地感受到革命老区人民群众真好,革命老区的干部作风真踏实,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分昼夜地工作。因此,我用日记的形式记载了在西王楼工作和生活的每一天,其目的是想把老区人民和老区干部不怕吃苦、不怕吃亏、不怕耽误自己、不怕得罪人的精神记录下来,把人民群众在脱贫攻坚战斗中的自力更生、艰苦脱贫、埋头苦干、一心一意为贫困农民做实事、干好事的事例写好,让驻马店人那种默默无闻、一心为民、一心跟党走、渴望早日脱贫可歌可泣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内生动力表现出来。由于在村子里工作量大,每天都工作十几个小时,有时累得满头是草、满身是汗、满脚是泥,饭都不想吃就睡着了,但我对任何人都心存感恩,因为在帮扶一个村子脱贫时,我得到太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单位党组让我脱离工作7年驻村,承担了我的工作,单位全体同志做为我的后盾,全力以赴地帮助我、支持我把驻村工作做好。省委宣传部、省直工委、省妇联、省交通厅、驻马店市委和市政府、黄淮学院都是全力支持、帮助、关心、关怀,还有焦云先、卢学生、满如新、郑定辉等爱心人士及优秀企业家都伸出了大爱之手。在我身体快支撑不住的时候,省委副书记邓凯、副省长王铁等省领导亲自给我找医生看病。除此之外,我还感谢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的女儿和母亲,她们为我的驻村作出了巨大牺牲,女儿为了让我安心驻村,主动从北京回郑州照顾她爸,母亲把自己仅有买地的5000元钱捐给西王楼村建午餐餐厅。亲朋好友也为我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和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

满怀一颗感恩心,站好最后一班岗

我知道自己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是扶贫战线上的一个老兵,十分普通、十分渺小。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花甲之年,今年11月份,我就满60岁,组织上还能一直让我在农村干到退休,实属给了我一个破格的机会,使我拥有了在农村大显身手的机会,让我有了面对面为群众服务的机会,让我在这个广阔的大地上享受着人民的乳养、党的照耀。在确山县、驻马店市、河南省的这块厚土上,我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奖”“CCTV2015年度十大‘三农’新闻人物”“2016‘感动中原’十大年度人物”等荣誉,我每天都努力工作,每天都在检讨自己,每天也都在刻苦地学习。同时,我也战战兢兢,生怕哪件事做不好会影响党的形象、辜负群众的信任。我非常感恩党组织和群众,感恩省委组织部给予我的这个平台,同时我也感恩单位党组和每一位同志,特别向省直工委党组和全体同志,始终如一地、千方百计地、一点一滴地关心我、支持我、帮助我,尤其在我驻村受到质疑时,省直工委的领导排除阻力树立我、鼓励我,使我在艰难中有了信心和力量。向帮助自己的许许多多的人表示感恩,向年近90岁的老母亲、爱人、唯一的女儿以及亲友们表示感恩。正是这些发自心底的感恩,才使我有了强大的内生力量,与时间奔跑、与疾病抗争、与生命比赛,积极探索山区贫困农民脱贫的路子,赶上了脱贫攻坚大战,站好了最后一班岗。我想让更多的人了解山区、支持山区和革命老区的人民尽早过上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也想给正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扶贫人加把油、鼓鼓劲,让他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打好脱贫攻坚战,让更多的年轻朋友知道农村许多农民的生活还很艰辛,希望大家能给他们更多的帮助,而且农村里大有可为,需要大家去展示、去发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