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供给侧改革 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全国氮肥行业工作会在我市召开
记者 张 勇 通讯员 潘 辉 文/图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专家在骏化锌腐酸高产示范田现场察看小麦生长情况。
4月22日至4月23日,2016年全国氮肥行业工作会在我市召开。来自湖北宜化集团、中盐安徽红四方、华鲁恒升、鲁西集团、河南心连心化肥等全国各地近200家氮肥生产企业的老总们齐聚河南骏化集团,就“十三五”期间国内氮肥行业的发展方向、创新方式和发展目标,提出了“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思路,围绕“去产能、调结构、降成本”等供给侧改革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总结。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国家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耕地肥料管理处副处长仲鹭勍,国家工信部节能和综合利用司、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白由路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
面对国内氮肥行业“十二五”发展情况和当前现状,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提出了氮肥行业、水溶肥行业、硝酸硝铵行业、甲醇行业和三聚氰胺行业的“十三五”发展指南。而这些规划将重点针对企业效益下滑、亏损严重、产能结构、产品结构矛盾和原料结构矛盾五个方面进行供给侧改革攻坚。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指出,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去产能,在去产能方面要注意三个方面:一要控制好总量,主要依靠政府手段,把控准入门槛;二要加快落后产能淘汰,要充分利用市场手段进行淘汰;三要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主要靠创新。
骏化集团在供给侧改革方面显然已经走在了其他企业的前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近年来,骏化集团通过持续改进,吨合成氨综合能耗折标准煤1183.16千克(按型煤折标),吨醋酸综合能耗折标准煤84.99千克,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能耗指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万元工业总产值能耗从3.4吨标准煤降到2.5吨标准煤,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从23.99吨标准煤降到19.29吨标准煤,年节约标煤12万吨。实现年减排废气7606万立方米、废水78649吨,废水、废渣实现了零排放,能耗指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率先在河南省通过清洁生产专项审核。目前,骏化集团已形成较为完善的4条产业链,被河南省确定为循环经济试点单位,被国家发改委评为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分别被中国石化联合会和河南省工信委评为CTPM质量标杆企业。2015年,再次获得全国合成氨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第一名,首次获得全国醋酸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第一名。2015年,获得河南省省长质量奖,“驿马”牌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在加速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同时,骏化集团还利用“互联网+”思维,对传统产业进行优化升级,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实施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积极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在价值链上选择高附加值的产品。2014年7月,骏化集团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国内率先提出发展生态、生物、有机的增值肥料,将锌腐酸尿素、锌腐酸复合肥等高效增值肥料进行深度研发、规模化生产和全国大范围推广,推动了国内氮肥行业的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