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吕廷新)日前,市行政服务中心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谋划,明确了2016年重点工作思路。该中心负责同志表示,该中心将以服务标准化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行政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运行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规范高效优质的服务。
大力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全面提升审批服务效能。该中心推行权力要素标准化,认真做好进驻服务大厅审批事项的衔接落实工作,建立审批事项动态管理机制。结合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对进驻大厅的许可事项通过服务指南、一次性告知单等方式向群众公开,并在政府门户网站显著位置公布。
推行审批流程标准化。该中心继续实施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岗位责任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规范窗口的服务行为。在法定程序的基础上,对审批流程进行整合优化。对受理、承办、审查、决定、办结5个环节涉及的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工作内容、办理时限等要素,按照时间顺序和工作逻辑关系形成直观、形象的流程图,依照规定时限办结。
推行审批服务方式标准化。该中心继续推行重点项目模拟审批制。建立模拟项目审批日志,掌握项目动态。加大项目跟踪推进机制,加强与项目所在区、模拟审批成员单位沟通联系,及时掌握项目模拟审批进度,每周编制模拟审批项目进度表上报市政府,做好项目汇总跟踪工作。加大模拟审批转换力度,强化跟踪问效。配合市政府督查室,对部门开展模拟审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相关责任单位每周将最新进展情况及时上报,按照审批时限完成模拟审批。在模拟审批程序结束后,督促各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出具本部门的正式审批文件,把模拟审批文件转换为正式文件,确保模拟审批工作的规范、高效。
继续完善代办服务机制。该中心积极推行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委托代办服务等,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深入市项目单位进行专题调研,指导和帮助项目单位加快办理审批手续,确保按照规定的时间办理完毕。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简化项目审批的程序和环节。把代理项目纳入“绿色通道”,审批时限在原有承诺时限的基础上缩减一半,确保代理项目审批提速,服务我市重点项目建设。
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新模式。该中心加快推进行政审批网上平台建设,积极推行审批事项网上办理制。通过业务操作系统对标准化的行政审批具体要件、流程予以固化,引导服务对象通过登录该中心网上审批系统向窗口申报,逐步实现事项的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批,实现办理进度和办理结果网上实时查询。对暂不具备网上办理条件的事项,通过多种方式提供咨询服务,及时解答申请人疑问。逐步构建实体政务大厅、网上办事大厅等相结合的公共服务平台,依托“互联网+”形式,促进审批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为群众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积极推进交易平台建设标准化,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整合工作将强化市、县统筹,重点推进“三个统一”,即统一制度规则、统一信息共享、统一专家资源。
全面实施电子招投标、网上招拍挂交易工作。该中心改变传统的交易方式,最大限度发挥科技手段,充分依托数据电文形式采用标准化、程序化、无纸化、电子化的交易模式,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在完成软硬件安装调试、操作人员业务培训、用户注册、CA数字证书和电子印章办理、项目模拟、试运行等工作的基础上,在我市全面推行使用电子化招标和网上招拍挂系统,进一步提高交易效率。
推动服务管理标准化,打造务实精干服务队伍。该中心在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岗位业务知识和服务礼仪培训,特别是结合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强对窗口、分中心工作人员网上审批、网上交易操作业务的培训,开展行政服务技能大比武,全面提升工作人员服务项目、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能力。完善便民服务设施,安装服务质量电子评价器,对工作人员服务质量实行电子评价,努力实现中心工作高质量、行政服务高效率。
加强作风建设。该中心以党风廉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重点,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认真落实党务、政务公开,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
加强文化建设。该中心坚持人性化管理、人文化关怀,全面开展文明创建、创先争优、文体娱乐等活动,强化沟通交流,健全管理制度,完善激励考核制度,激发工作热情,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增强中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