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小龙 通讯员 张国平 郭 瑞
近年来,西平县农联社把清收不良贷款、优化信贷资产质量作为推动农商银行筹建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超前谋划,主动作为,强化措施,攻坚克难,有效化解了历史包袱、改善了监管指标,促进了农商银行组建工作顺利开展。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该联社累计清收处置不良贷款67229.83万元,不良贷款占比从33.2%下降至3.21%,其中15796万元的隐性不良贷款已于2014年9月全部消化;至今年7月底,不良贷款余额1.12亿元,占比2.76%。目前,组建农商银行各项监管指标全部达标,申请筹建材料已报送银监部门,有望2015年年底前获准批复挂牌开业。
大力化解历史包袱
优化资产质量
针对不良贷款余额大、占比高、历史包袱重的现状,西平县农联社抢抓机遇,不等不靠,采取多种措施清收处置,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集中清收。一方面采取盯人、盯户、盯笔“三盯”战术实施清收,形成领导带头、全员参与的工作局面;另一方面,抽调20多人成立了4个资产保全部,明确任务分工,强化激励考核,对不良贷款进行集中清收,特别是加大了对特殊户、“赖债户”、“钉子户”依法清收力度。2012年以来,累计依法起诉889笔,金额9220万元,收回218笔2410万元。二是争取政府优质资产置换。2012年,在全省县级农联社达标升级工作中,西平县农联社并没有被列入达标升级的行列,为争取主动,该联社通过多方努力,积极汇报,向政府申请拿出203.92亩土地用以置换18000万元不良贷款。今年7月初,按照规定程序,经过深入细致工作,该联社以19392万元价格将该块土地转让给驻马店海昌置业有限公司,实现增值1392万元。三是溢价发行股金。对入股企业实行利率优惠、贷款优先、让利企业,努力推动银企共同发展,共通过股金溢价发行置换不良贷款25459万元。其中,2013年7月股金溢价置换5659万元不良贷款;2014年6月股金溢价置换19800万元不良贷款。四是呆账核销。该联社对符合呆账核销条件的不良贷款,争取各方政策支持,采取“内销外挂”的形式进行核销。同时,建立完善管理、追收、奖惩考核等制度,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核销贷款“账销案存”。近年来,该联社共核销不良贷款3510笔,金额达5100万元。
严控新增不良贷款
杜绝前清后增
一是严格贷前调查,落实审贷分离、贷放分控、贷款调查AB岗制、面谈面签制、照相制等,从源头防范风险。二是运用贷款规范化操作系统,实现对客户信息采集、贷款审批、信息维护、风险防控的电子化、规范化操作,有效防范和杜绝了假冒名贷款发生。三是严格贷后检查,对贷款进行逐笔监控,规范贷后检查的内容、时间、频率及质量要求。四是重点关注贷款用途的真实性、还款来源的可靠性、抵质押物的合法性,重点提高抵质押贷款占比,降低贷款风险系数。五是强化到期贷款收回率考核。按照公司部、个贷部当月到期贷款收回率98%以上,基层社当月到期贷款收回率95%以上的要求,每欠一个百分点扣社(部)主任、副主任、客户经理岗位薪酬100元,直至岗位薪酬扣完为止,确保贷款放得出、收得回、效率高、质量好。
强化信贷资产管理
构建长效机制
近年来,该联社从贷款分散经营到设专职部门营销,从贷款新老划段到集中清收盘活,从信贷员工队伍建设到贷款质量全面管控,形成了“两集中、三规范、一落实”的信贷管理体系。“两集中”即新增贷款集中到专职部门营销,不良贷款集中到专职部门管理清收。“三规范”即规范信贷管理部门设置和职责,前台抓营销、中台抓风险、后台抓保障;规范新增贷款操作流程,实行全流程风险控制;规范不良贷款移交、清收管理办法。“一落实”即严格落实信贷管理责任追究制。自2013年实行信贷营销集中管理以来,到期贷款收回率在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