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今年39岁的王锋告诉记者,他在1998年加入了无偿献血的行列。2004年,他的血样录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今年初,经过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初次筛选,他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
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王锋收到了受助者家属写给他的感谢信。他才知道,自己拯救了一名19岁高三学生的生命。
“我付出的只是一点点,换来的却是一条生命,太值了!”王峰说。
本报讯 (记者
今年39岁的王锋告诉记者,他在1998年加入了无偿献血的行列。2004年,他的血样录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今年初,经过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初次筛选,他与河南省人民医院的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
捐献造血干细胞后,王锋收到了受助者家属写给他的感谢信。他才知道,自己拯救了一名19岁高三学生的生命。
“我付出的只是一点点,换来的却是一条生命,太值了!”王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