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郭雪峰 通讯员 郑仰黛
日前,从国家体育总局传来消息,国家中长跑运动少年队面向全国选拔12名“国少队”运动员,确山体校共有6名运动员上榜!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因为有一位出色的田径运动教练——梁东伟。
2011年7月,西安,国家田径中长跑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训练营测试赛。
国家田径中长跑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训练营是国家田径协会加强全国中长跑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建设、检查指导中长跑项目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工作、加强教练员培训的重要活动,是传播正确技术和先进训练理念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发现和输送高水平田径后备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运动员的年龄在11~13周岁之间,为国奥队的梯次后备力量。
这次,梁东伟带领他的20名女子运动员第一次受邀参加比赛。
立定三级跳、背抛铅球、百米赛跑、个人专项赛跑。在综合素质的比拼中,梁东伟的运动员们训练有素,动作标准,表现特别抢眼。比如俯卧屈伸腿,获得第5名的确山选手比获得第6名的外省选手每分钟多做了19个。
98组包揽前5名!
99组包揽前5名!
00组包揽前5名!
“这是谁带的运动员?”
“她们来自哪里?”
“太不可思议了!”
确山的运动员一出场,就立刻引起尖叫。确山健儿征服了全场。
训练营专家组成员经研究决定,特邀确山代表队向全场进行规定动作表演。确山健儿再次技惊四座,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国家田径协会青少部“国少队”训练基地全国中长跑专家组组长李培立竖起大拇指对梁东伟说:“确山体校不逊色全国各省队。”
训练营专家组成员再次研究决定:确定确山体校为“国少队”训练基地。确山体校与云南玉溪体校、江西宜春体校、上海浦东体校、内蒙古兴安盟体校、江苏南京体校一起列为中长跑体育项目后备人才第一方阵。从此,确山体校的田径运动员作为国家高水平田径后备人才在国家体育总局备案,运动员转队需国家体育总局报批。梁东伟带的运动员不需要经过选拔,可直接参加全国性青少组中长跑比赛,并每年应邀参加全国集训。
在今年7月6日举行的河南省第十二届运动会暨首届全民健身大会中学生组田径运动会上,确山选手十二金揽六;在
1994年,梁东伟从驻马店师专体育系毕业,被分配到确山留庄一中任教。在此期间,梁东伟培养的运动员共破全省青少年纪录11次,为国家培养输送一级运动员3名、二级运动员65名。由于成绩突出,他于2006年底被县教体局调到县体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他的带动下,目前该县参加中长跑训练的运动员有66名,队员210名,中长跑爱好者1000余人。县一小、三小、五小、一中也被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命名为“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确山涌现李冰颖、黄玉洁、梁思宜、荣思娇、姚如莹、陈靖威、刘璇、李双、邢振洋、舒啸、张帅等一大批全省、全国田径运动中长跑项目的希望之星。
其中的佼佼者,就是李梦婷。
2009年5月,李梦婷从县一小被选拔到确山体校参加集训。对于每位运动员,梁东伟都会通过反复测试、考察、研究,为他们设计一套单独的训练方案。受益于这种独一无二的训练方案,李梦婷的成绩一路攀升,稳步提高。2011年7月,梁东伟带领李梦婷参加在西安举行的国家田径中长跑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训练营测试赛,李梦婷一举夺冠,并被评为全国青少年中长跑最高水平的“国家第一苗子”。至目前,李梦婷一直被列为“国家第一苗子”,当之无愧成为全国青少年中长跑比赛项目的领跑者。
打基础,从娃娃抓起,根深才能叶茂。凭着这股信念和韧劲儿,梁东伟为每位运动员量身定制了一套训练方案。“每个孩子的基础和禀赋都千差万别,训练方式绝对不能搞一刀切。”说起训练方法,梁东伟胸中有丘壑。比如李梦婷,由于青少年的叛逆心理,对高强度训练十分反感,梁东伟就为她设计了“重复训练法”,想方设法调动她的积极性。
对这些生理发育尚未成熟的孩子,梁东伟都是按照适度原则,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成绩,坚决避免拔苗助长。他告诉笔者,运动员们年龄小,不能因为训练比赛而心肺受损,不能只为了名次和奖牌而牺牲运动员的健康。谁的苗子想早出头,谁的苗子就夭折得快。
2011年7月,国家田径协会在全国筛选确定了70名全国中长跑运动国家核心教练组教练,梁东伟榜上有名。
用爱心激发运动员的斗志,是梁东伟成为一名出色教练的又一重大“法宝”。运动员缺钱,他及时支助;运动员生病,他亲自送医院。有时他还自掏腰包,给运动员买运动服、跑鞋。“梁教练对我们可好了!他一有空就跟我们聊天,还请我们吃饭。跟他在一起总让人感觉很兴奋,可爽。”一说起梁东伟的好,运动员刘璇就顿时来了精神。
衡量人生价值的,不是地位和金钱,而是奉献与人格。梁东伟就是这样,默默无闻地在一个县级体校奋斗着、奉献着,用一串串长长的成绩单无声地描绘出了人生瑰丽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