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倡导得民心 服务关怀暖民心 基层自治顺民心 保障措施稳民心
确山县积极推进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
本报讯 (通讯员 高运洪 贺文涛 邢金焕)当前,人口计生工作面临新挑战,确山县不等不靠,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牢固确立“民本计生”核心理念,探索出以“宣传倡导为主、服务关怀为主、基层自治为主、保障措施为主”的“四为主”工作机制,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呈现勃勃生机。近年来,确山县先后获得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全省人口计生工作先进县、河南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省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单位等项荣誉称号。
宣传倡导得民心,转变工作理念。以人口理论讲座、中心组学习、热点讨论、难点调研、创新论坛等为主要形式,全方位开展人口计生工作转型发展大培训、大讨论,“民本计生”工作理念深入人心,广大计生工作者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工作方式由行政强制向服务引导转变,工作方法由行政命令向提供春风化雨般的服务方式转变,全县上下以更加务实的作风,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打造文化精品。按照“一镇一品”、“一村一景”的总体思路,该县将人口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整体规划,与建设美好乡村、弘扬传统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有机结合,全力打造新型人口文化精品。全县已建成13个主题突出、品位高雅的人口文化示范点。创新宣传模式。深入开展人口文化“五进”活动,实施关爱女孩全心呵护“四关注”工程,开展“人、爱、家”幸福家庭行动、人口文化爱心包赠送、计生戏曲巡回演出、人口文化书画展等主题活动。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百千万婚育文明户、优秀女孩、计划生育光荣户等评比表彰活动。着力构建社会联动、城乡互动、部门协作、上下贯通、群众参与的大宣传格局。
服务关怀贴民心,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各乡镇创建有妇女儿童活动室、家庭健康指导室、青春期健康辅导室、科普馆、留守人员活动室等,实现了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功能多样化、服务亲情化。按照倡导、引领、融入、整合的要求,以实现共建共享、满足基层群众多元化需求为目标,按照服务阵地去行政化要求,推行一站式办公、一体化服务做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优生优育指导、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期保健、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为重点,为育龄群众提供全程优质服务。开展社会妈妈拉手、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培训、心理咨询、亲情沟通等活动,将单一的避孕节育服务方式拓展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宣传、家庭保健指导、生殖健康促进、老龄人群保健等,从而实现由单一服务育龄群众向服务全体人群、生命全过程覆盖。
基层自治顺民心,深化以村为主的长效工作机制。各乡镇依托《村为主工作手册》,规范“村为主”工作流程,制定月积分、季考核、季兑现奖惩办法,建立村计生专干奖励、早孕发现奖励、节育措施落实奖励、“村为主”先进村奖励、后进村问责等工作制度,充分调动基层计生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加强村级信息化建设,开通村级孕情监测跟踪服务系统、数字计生服务平台、流动人口网上申请办证平台,全体村计生专干均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和人口信息软件应用知识。健全完善基层群众自主管理机制。通过修订村民自治章程,推行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建立乡镇、村、组、诚信小组四级诚信计生工作网络,通过评选“诚信之星”,开展“诚信计生、幸福一生”孕检抽奖活动,逐步形成政府诚信、群众守信、村民互信的良好局面,全县育龄妇女诚信计生协议签订率在90%以上。开展计生政风行风评议和群众满意度调查活动,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积极实施“阳光计生”行动,依法规范计生行政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深受育龄群众欢迎。
保障措施稳民心,组织保障到位。该县始终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变,坚持计划生育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不变,坚持“一票否决”制度不变,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各级领导干部业绩考核;切实落实 “一票否决”制度,对列入“重点管理”的乡镇,不评先、不评优、不提拔。投入保障到位。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确保利益导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和管理运行等经费的落实,确保人口计生财政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抓队伍素质建设,配齐、配强各级计生干部队伍。近年来,该县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一批大专以上学历的医学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各乡镇计生服务所。抓作风和能力建设,开展微笑服务、科技大练兵活动,激发计生干部队伍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