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日报数字报

2014年07月21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41-0017
放大 缩小 默认

“鸭司令”潘华胜

发布时间:2014-07-21 11:47:04  

通讯员

    盛夏七月,天高云淡,晴空万里。我们慕名来到淮河北岸的正阳县皮店乡潘店村上埠口村民组,在村口连二塘旁边,看到成群结队的白莲鸭子在水面上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养鸭人潘华胜是村民兵连一名普通民兵,俨然像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模样,民兵连长潘从兵告诉我们说:“他就是潘店村民兵连最闻名的养鸭能手,也是沿淮两岸顶呱呱的鸭司令。”

    说起养鸭,今年38岁的潘华胜讲述了他创业的曲折经历。过去,潘华胜依靠传统种稻方式,一年两熟“麦茬稻、稻茬麦”,不少投资,也不少流汗,增产不增收,生活水平一直徘徊在温饱线上,难以发家致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村民兵之家里看到《黄河民兵》杂志上看到一条农村民兵立体养鸭能致富信息:利用坑塘或稻田养鸭投资少,成本低,设备简单,鸭舍不如鸡舍高,加之生长发育快、产蛋高、见效快、收益大。潘华胜在乡武装部和村民兵连的帮助下,他以每年200元的租金承包了该村100多亩废塘,在废塘边兴建了家庭生态养鸭场。于是,他就萌发了水上养鸭、水中养鱼,鱼塘边种树,实行立体养殖发财致富的念头。认准这一致富门路的潘华胜,2011年筹资40万元,从河南华英鸭业公司订购4000只白莲鸭苗,在鱼塘周围建设了3000平方米的鸭舍,准备大干一番。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技术饲养,一场鸭瘟使雏鸭死去一半。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潘华胜欲哭无泪。

    潘华胜毕竟是条硬汉子,他很快就从痛苦中解脱出来。通过冷静反思,他认识到自己的失败是吃了不懂科技防疫的亏。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此后,潘华胜主动参加了县人武部、县农业局、县畜牧局、水务局等联合举办的民兵畜牧养殖技术阳光工程培训班,系统地学习掌握了网上养鸭、科学养鸭、快速育肥、提高产蛋以及雏鸭防疫,成鸭防病等实用技术,还专门添置了一台电脑,一有空便上网查阅防疫、饲料配制、提高母鸭产蛋率等资料,遇到难题跑到乡畜牧站向家禽专家请教。20131月,他向乡农村商业银行申请养鸭小额贷款15万元,计划扩建万只规模养鸭场,开始了他第二次冲刺。

    潘华胜吸取了以往失败的教训。去年,他又从河南华英鸭业公司订购鸭苗1万只,他严格按照科学的养鸭技术饲养,定期给雏鸭进行了疾病防疫,成活率在90%以上。随着雏鸭长大,食量增加,潘华胜采取科学配方饲料喂养的方法,进行粗细青饲料搭配混合饲养,喂养高蛋白玉米粉配以麸皮、豆饼和青饲料,添加适量的添加剂、驱虫保健剂等,促进成鸭快速育肥,为节省饲料,他还以自然放养与饲料喂养相结合,把鸭群赶到稻田里采食青草和水中幼虫,这样有利于鸭子摄取自然界的微量元素,积累营养,促进母鸭早产蛋。这样以来,村里稻农纷纷与他签订稻田放鸭中耕除草协议,也都愿意让他在自家稻田放鸭,既可防止因施用农药造成公害,又降低水稻生产成本,补充他养鸭的饲料,同时利用鸭子进行中耕除草,捕虫施肥,也利于水稻生长。由于潘华胜养鸭自然放养,有利于鸭子摄入自然中的微量元素,肉质紧密,高蛋白、低脂肪,商品鸭子出售价格比较高,蛋鸭100天左右就开始产蛋,一年一只蛋鸭能产蛋300枚左右,按市场价格每枚0.8元计算,一只蛋鸭收入200多元。加上潘华胜养殖的白莲鸭都是绿色、无公害的。每到鸭蛋销售旺季,前来收购的客商络绎不绝,鸭蛋市场供不应求。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潘华胜终于摸索出一套“水中养鱼、水面养鸭、岸上种植、树林圈鸭”的立体养殖模式。潘华胜指着一片稻田高兴地说:“鸭子进稻田放养,既可吃虫吃草,又能松土;稻谷收割后,到处跟着啄食散落谷粒的鸭子格外肥壮,鸭粪不仅可以肥地、养鱼,还可以拿来育树。去年,他的立体养殖收入达120万元。目前,这种生态立体养殖模式已示范带动全村民兵创办家庭养殖场3个,培育民兵养鸭专业户150多个,已成为全县养鸭专业村。潘华胜也被县、乡评为“民兵科技致富标兵”和“养鸭状元”。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