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打来电话 报出准确客户信息
市民险些中电信诈骗套路
银行专业人士:听关键词识破骗局
□全媒体记者 苏莉
本报讯 若有人自称银行工作人员打电话,说你的信用卡在外地恶意透支,你可要当心了,这极有可能是个“局”。昨天,市民陈先生就接到了这样一个电话,险些被不法分子设的“局”套住。
忽然接到陌生来电
“对方自称是市区一家银行信用卡催缴部的工作人员,还自报了工号。”陈先生说,他在市区做生意,经常要到全国各地跑业务,办理有信用卡。当天上午8时许,他正准备出差,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中一名男子核实了陈先生的身份信息后,告知其名下一张信用卡恶意透支1.5万元钱。
“陈先生,你的这张信用卡是今年3月1日在湖北武汉办理的,先后分两笔刷了1.5万元。”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男子在电话中说。
“我不久前确实去过武汉,但信用卡从未透支。难道是自己的身份信息被人盗用了?”陈先生一听就慌了神,但他还是冷静下来,表示自己从来没有恶意透支过信用卡,想继续询问一些细节时,对方没有说太多,只是坚称那张信用卡确实在陈先生的名下,并报了陈先生的身份证尾号。
“要不你拿出身份证核对一下?”对方还报了陈先生的出生年月,并让陈先生记录一张银行卡号码,说这是银行的公共账号,要陈先生尽快还款。“我们刚接到上级部门通知,针对你的恶意透支行为,如果不及时还款,银监部门将从你的其他银行卡上扣费。”对方严肃地说。“你们在哪儿办公?我想当面看看咋回事儿。”陈先生表示将到银行查询时,对方挂了电话。
“因为这一通电话,我有点晕头转向,为此还误了乘车到外地出差。”陈先生说,他回忆起打电话者为外地口音,怀疑这是个骗局;但又担心如果身份信息被人盗用,名下真有信用卡被恶意透支,该怎么办?
市民切勿自乱阵脚
“接到类似的电话,市民要小心防范。”我市一家银行的相关专业人士提醒市民,信用卡办理有一套严密的程序,即使身份证被人冒用,银行在办理信用卡时还会有很多授权、申请表等需本人填写。不经本人允许,很难办一张信用卡。如果接到类似的电话,市民不要慌张,自乱阵脚会让不法分子钻空子。
如果担心身份信息被冒用,市民可以到银行查询一下自己名下的账户是否正常,也可以持身份证到金融机构查询一下个人征信报告。若有市民发现自己名下有不知情的信用卡透支欠费,也不用担心,可以到信用卡所在的银行做异议处理,银行会查明真相。
当天,记者与陈先生一起查询了他的银行卡账号,发现他名下的账户均正常,所谓恶意透支的那张信用卡根本不存在。
银行专业人士:
听关键词识骗局
“市民接到类似的电话,听关键词可识骗局。”市区一家银行专业人士说,目前电信诈骗的种类很多,包括冒充公检法机关或银行部门工作人员,以及机票退改签、网购退款、仿冒熟人等。其中,冒充公检法机关和银行部门工作人员的不法分子多以电话形式进行诈骗。
一些冒充公检法机关或者银行部门工作人员的不法分子,常用的诈骗套路里包含一些关键词,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的不法分子常常会对接电用户说其“涉案”。但在实际生活中,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一般不会通过电话形式联系涉案人员,通常是当面处理,所以手机用户不能轻信。
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的不法分子常常提到“ATM转账”、“限定时间操作”、“银行卡激活”等关键词。
冒充网购电商的人一般会提到“卡单”、“退款”等关键词。
“接到陌生来电的时候,听到这些关键词时基本可以判断是诈骗电话。”他说,除了电话以外,短信、微信、网络等诈骗也十分常见。不法分子会冒充银行工作人员或手机运营商,以及冒充商户进行会员推广等。一般这些诈骗信息会含有链接,提醒大家不要轻易点击陌生的网络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