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8年12月07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的茅草屋

发布时间:2018-12-07 08:16:31  

□秦向前

1983年,我8岁,刚上小学一年级,一有空我就跟在父亲屁股后面往我家的责任田里跑。我家责任田的地头有个麦秸垛,天一转凉,父亲就从麦秸垛南边把中间掏空,掏出来一个洞成为茅草屋,里面铺上被子。晚上,我就跟父亲睡在里面看菜地,一点儿都不冷,也不怕刮风下雨,可以住到来年春暖花开。

在童年的记忆里,我一直是父亲的小尾巴,不仅是因为跟着父亲不会挨骂,而且有时候父亲会变戏法一样从包里掏出来半个烧饼夹狗肉让我解馋。

父亲是个种庄稼的好把式,农闲时他还组织一帮人到村子北边的土窑上烧青砖做小瓦给人盖房子。父亲那时候最大的愿望是快点攒够钱,家里能早日盖几间青砖根脚砖包外墙、土坯做墙里子的茅草屋。后来,3间茅草屋终于盖好了。父亲围着茅草屋转了又转,好像了结了很大的心愿一样满脸兴奋。

我上小学四年级时,父亲得了癌症,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是没有保住命。再后来,每逢刮风下大雨,茅草屋四处漏水,家里没有一片干燥的地方。看着邻居家的孩子一个个都结婚成家,母亲常常对着我叹息,说这样的房子怎么住人,过几年连个媳妇也不好找,是该盖几间青砖小瓦房了。

1991年,我16岁,母亲动手和泥制坯烧砖做小瓦,又借了一圈子债,算是勉强盖好了4间小瓦房。母亲兴奋得逢人就说:这样宽敞的房子可以娶个像样的儿媳妇了吧。

几年后,我中师毕业回乡参加工作。在村里一栋栋两层小楼的映衬下,我家的小瓦房风光不再,显得特别低矮破旧。

有热心人给我介绍了个对象,人家一了解我的家庭经济状况,当着母亲的面就说嫁到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家里能有什么好日子过。母亲看看我存折上那少得可怜的几百元钱,笑笑说住楼房的希望就看你的了。穷日子穷过,得争气好好工作早点摆脱穷日子。我默默点头,心想一定让母亲住上楼房。

1997年,我从乡下调到县城的一所学校工作。第二年结婚时,学校分了一间宽大的教学楼耳旁房让我当婚房。母亲不同意跟我们住在一起,我就把外间收拾成了一间小客厅,她将就着住到了学校废弃的茶水房里。

2005年,我在县城终于有了一套商品房,三室一厅,虽然小了点,但毕竟是楼房。遗憾的是,这个天大的喜事只能在清明节上坟时说给父母听了。

去年,我住上了更加宽敞的房子,三室两厅,一厨一卫。30多年间对住上好房子的憧憬,已经成为触手可及的痛楚回忆,让我常常想起父亲日思夜盼的茅草屋,母亲辛苦建造的小瓦房。那些刻骨铭心的磨难,都在历史的长河里悄无声息。

每当想起这些,我就告诉我的孩子们,我们现在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更要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感恩长辈的辛勤付出,珍惜这个伟大的新时代。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