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聂海博
本报讯 “这下可好了,化肥、种子、农药都不用俺掏钱买了,就连收也是人家合作社来人帮俺收的。”6月28日上午,正阳县永兴镇永兴村的贫困人员张海蛋笑着用手指着正在给他收甜玉米的大型拖拉机说,“合作社给俺签订了种植8亩甜玉米的合同。按一年种两茬甜玉米、一茬豌豆来算,一亩地年纯收入4000元以上,一年就能收入3万多元钱。这下俺脱贫有希望了。”
张海蛋所说的合作社是河南省聚禾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办的“正阳县聚禾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按照“人地入社、带地入社、带贷入社和劳动用工”4种“带贫”模式与全镇13个村的464户贫困户签订了3000余亩甜玉米种植合同,让贫困户“旱涝保收”。
永兴镇采取“外联内培”的产业发展模式,兴建了兴盛肉牛、农创湖羊等8家扶贫产业基地,还根据贫困人口致贫情况和合作社的性质,将贫困人口按类别分别与对口合作社签订“带贫”协议,通过到户增收、小额贴息贷款、劳动用工等多种形式,把贫困人口纳入产业“带贫”对象,为贫困人口“摘帽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