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无
流行词:表情包 表白 表情控
从表里山河、表兄表妹,到出师表、手表、表格、表白、表情控等,这个字的字义完成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多次转型。不过,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捯饬改变的终究是形式,其实质含义并没有变化,因为这些词义都和表字的本义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在今天的网络语言里,表被谐作“不要”读音、借用为词语“不要”的意思。到此时,这个表字才算来了一把真正意义上的大尺度劈腿。
在很久以前,这个字要告诉我们的是人们的穿衣方式。它原来是小篆字形,写法是把“衣”的上下两部分分开,里面加一个“毛”字。是个会意字,字义从毛从衣,“毛”又兼作声符。古人穿皮衣,毛朝外面,所以“表”从“毛”。本义即是裘衣上有毛的一面。看来,祖先们穿皮衣不仅穿的是原生态,而且穿着时也模仿动物把带毛毛的一面放在外面。
虽然通过多年的演变简化,现在它还遗留着原来的部分样子:上面部分留有毛的影子,下面部分则是衣字的下部。
需要注意,这个皮衣专门指上衣。古人的衣服分为衣和裳两个部分。衣相当于现在的上衣,裳相当于现在的裙子。这个表字就是皮上衣(和今天的皮褂还是有一比的)。对此,段玉裁解释道:上衣者,衣之在外者也。若在家则裘葛之上亦无别加衣。若出行接宾客皆加上衣。意思是说,这个皮上衣是个外套。在家里的时候不需要穿,如果出门接待宾客就需要穿上。可见,在古代它还是很能显示身份地位的时尚礼服呢。
表的引申义大多倾向于“依附”和“外层”两个方面,从依附的角度讲,它的存在有一定重要性;从外层的方面看,它又与核心体有一定的距离。它之所以有这样独特细腻的含义,与古代中国父系、宗亲文化和等级制度分不开。古代中国的父系、宗亲文化和等级制度重视亲族和非亲的亲疏区别,又将近亲和远亲进行区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不仅亲族也要分出血亲和宗亲的远近,要分出堂亲和表亲的差别,同为兄弟,要严格区分长幼之序,甚至连山河也要分出表里等级(被派到偏远地方去做官就意味着被朝廷疏远,被贬谪)。
以表为偏旁构成的字往往字义上也带有上述文化的印痕。如裱和衣服、表面有关,显示它有作用但不是核心的决定性的部分。婊和女人、外面有关,它反映了古人歧视女性到外面抛头露面的观念。
社会制度及文化风尚的变化也使表的新引申义发生了走向转变。今天由它构成的新词语或旧词语出现的新义,如表情控、表情包、表演、表白、表决等,都没有了等级和亲疏差别的痕迹(这不意味着亲疏差别观念已经消失,实际上它在中国人心里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力,但它毕竟已被人们普遍视为狭隘、自私、腐朽、落后的观念)。尤其是网络新词,往往洋溢着轻松诙谐的情调,体现了现代人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性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腐朽落后元素切割的态度十分坚决。
这样的文明演进蕴含了一个哲学道理:在这个浩瀚无垠的宇宙里,事物之间实质上并没有表里的差别。互为表里才是唯一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