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发射“风云三号D”卫星
可监测雾霾 获取全球、全天候、定量资料
2018年至2021年将陆续发射四颗“风云三号”卫星
11月15日2时3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和德1号”试验卫星。
“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是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可实现全球、全天候、多光谱、三维、定量遥感。这次发射的“风云三号D”卫星将与2013年9月发射成功的“风云三号C”卫星进行组网观测,进一步提高大气探测精度,增强温室气体监测、空间环境综合探测和气象遥感探测能力,促进气象卫星综合应用水平的提升,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重要支撑。
“风云三号D”气象卫星是风云三号系列的第四颗卫星,将接替2010年发射的“风云三号B”试验卫星,作为下午星,与2013年发射的“风云三号C”上午星开展全球对地组网观测。与C星相比,D星技术更加成熟,在进一步提高核心遥感仪器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高探测精度的基础上,新增了红外高光谱大气探测仪、高光谱温室气体监测仪、广角极光成像仪、电离层光度计在内的4个新型遥感仪器,提高了与气候变化密切关联的温室气体监测能力,增强了空间环境综合探测能力。风云三号系列卫星与去年12月发射的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在轨组网运行后,功能互补,将大幅提高我国气象观测和中长期天气预报能力,为我国天气预报、防灾减灾等发挥重要作用。
“风云三号D”卫星和执行这次发射任务的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测控任务由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共同完成,中国气象局负责卫星应用系统建设和运行。
记者昨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获悉,我国将在2018年至2021年陆续发射四颗“风云三号”卫星,包括风云三号上午星和下午星,卫星将适时增加新型遥感仪器,满足不断增长的新需求;另外两颗“风云三号”卫星分别为晨昏轨道运行的气象卫星和低倾角近圆轨道降水测量卫星。
风云卫星总体研制单位509所副所长周徐斌说,届时,晨昏星、上午星、下午星和降水星功能互补,相互配合,组网形成完整的低轨气象卫星业务综合观测能力,实现高时效全球中高分辨率光学成像观测、高精度光学微波组合大气温湿度垂直分布探测、气候变化温室气体探测、风场精确探测、全球高精度的降水测量以及太阳和空间环境综合探测能力等六大主要能力。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