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勤玲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在秋雨绵绵的仲秋之夜,听着窗外滴滴答答的秋雨声,我不仅想念那树金黄,鼻端仿佛还萦绕着那醉人的花香。
单位院里有两大株桂花树。一株刚好在办公室的窗前,推开窗,就能看到它巨大的树冠,在阳光雨露的照耀滋润下,枝叶繁茂。
每到九月初,桂花从冒出嫩黄的小尖芽,到蓄势待发,再到开得满树灿烂金黄,持续大概有一周,便会纷纷坠落,只留下那甜蜜的香味。
每当那浓郁的香气飘满整个单位大院,人们的心情也变得欢愉舒畅了。彼此见了面打招呼,人们都会欣喜地说:“看桂花开了,多香啊!”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桂树开花,细细密密。虽没有光鲜的外貌,但它不艳不争,不傲不矜,如邻家女子般平凡朴实,令人难以忘怀。
桂花自古深受人们的喜爱,桂花的香充满了温馨而甜蜜的味道,能让人愉悦。闻到桂花香,似乎能让人隐约地想起记忆之中美好的东西,让生命充满了喜悦,让精神充满了宁静。
中国桂花栽培历史悠久。文献中最早提到桂花是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谓“招摇之山多桂”。 屈原的《楚辞·九歌》也载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
唐、宋以来,桂花栽培开始盛行。许多文人雅士吟桂蔚然成风,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是其山水诗的代表作品之一。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中有“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著名诗句。杨万里的《咏桂》,更是称赞桂树“不是人间种, 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 吹得满山开。”唐宋以后,桂花在庭院栽培观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元代倪瓒的《桂花》诗中有“桂花留晚色,帘影淡秋光”的诗句,表明了窗前植桂的情况。
桂花很小,仔细看,每朵小花都有四个花瓣,花心是淡黄色的,如一个小女人,是一种小巧的美,似乎还有些羞涩。
不与三春争桃李,留得人间一缕香。桂花的花期很短, 任艳冠枝头,开得恣意,亦抵不过一场秋风秋雨的冷落。桂花的飘落,少了些感伤,清风拂过,簌簌坠落,如下一场香风金雨,令人神清气爽,满心欢喜。
那时,我们会小心地收集桂花,酿成桂花酒,做成桂花糕,收藏它的芬芳,让那甜蜜的花香更加恒远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