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无
流行词:点赞 点击
点赞是因为网络而生的词,它来源于各大网络社区的“赞”功能。在2010年诞生时,点赞往往通过点亮图标的方式来让网民表达对于一条微博信息的喜爱度。渐渐地大拇指点“赞”按钮迅速被人们接受,后来又扩展为对(网络上的)某个内容(比如一篇文章或者一条微博等)表示赞同、喜爱。方法的简便易行,商家的推波助澜,人们的热情参与,使点赞行为广为流传。这个词也同时成了人尽皆知的流行词。通过点赞功能,网民对一个信息的评价可以更及时更直观地显示出来。可以成为作者、受众之间的公开交流对话。这种颠覆历史的信息传播模式对社会的引导、对文明的推动力都是前所未有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点赞不只是一个流行词,而是一场文化革命、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点赞的第一步是点。点是意味着一种选择、一种态度。解读一下这个字,也许会明白人们选择的理由。
点的繁体为點,是一个形声字。字义从黑,读作占声。它的本义是(黑色的)斑点。《说文》说:點,小黑也。剖析这个字可以看到,黑的上部分是烟囱的形状,下部分是火,合在一起指“火所熏之色”,这是黑的本义。 黑字与占结合后,强调的不仅是有火熏之色这种颜色,而且有细小斑痕之意,比如烟熏出来的一个小黑斑,或写毛笔字时留下的一个黑渍,就是指一个点。故而引申之后就泛指细小的东西。此时它指的内容很广泛,可实可虚,有动有静,如物体、痕迹、主意、符号、位置、限度、时间等。作动词时其动作常常有小而准确的意思。
不管是时间还是空间,这个世界都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点因而很普通;但是,如果你想描述一个对象,不管是运动还是静止,都要从点开始,点因而又很特别。从一点一滴到要点重点,点所承担的任务、扮演的角色看似不同,实际上本质并无区别。头脑混沌的时候,漫天的星空你眼里只有月亮;悟透真谛的时候,它们在你眼里便都是一样的点点。
点虽然小,而且通常不引人注目,但可能是一种很重要的导向。点的耀眼之处在于它看起来像是圆的但实际上是有方向的。指点、点赞、点评、点拨等都意味着一种价值取向,一种善恶、是非、优劣的明确指向。也许一个人点赞点评影响不了什么,但点的人多了,就会成为一种社会导向。比如在一个喧嚣浮躁的社会,人们可能倾向于追求眼前的利益。在审美观上,喜欢直观的漂亮,痴迷于所谓的颜值,而无暇顾及内在的深远的美好元素。如果这个时候,那些具有导向性的点赞、点评再迎合纵容这样肤浅的价值观,整个社会就会流行以貌取人的审美标准和过度追求感官刺激的价值取向。这样,社会的审美观价值观有可能被一点一点引向歧途。
词的流行和消亡也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有些词流行、热闹一段时间后却渐渐衰亡。比如几年前流行的一个词“正点”。正点本来是指船、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按规定时间运行,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人们用它表示了这样的新概念:长相漂亮的年轻女子以及看起来很入眼的东西。其中的正有端庄、协调之意,点则有恰到好处之意,犹如那种“多一分则长,少一分则短”的感觉。虽然形容很到位,但它只是对人或物外貌的感性描述,缺少厚重和质感。人们说得多了就感到无聊了,于是慢慢就把它忘记了。可见,有些词尽管能够因满足人们的感官享受而流行一时,但随着时间的冲刷,最终还会遭人们的遗弃、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