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晚报数字报

2017年09月01星期五

按日期检索

放大 缩小 默认

远去的水井

发布时间:2017-09-01 08:41:40  

□武晋豫

随着岁月的流失,儿时的记忆很多都模糊了,但人类忠实的朋友——水井留给我的记忆仍依稀可见。

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当时我正在读小学五年级,母亲在上蔡县城郊公社班庄村(现在是芦岗街道班庄村)任老师,我们一家就住在学校院内,整个村庄就两口井,一个在村西头,一个在村东头,我们离西头近,吃水都到西头井里取水。那时水井的水质纯清,甘甜可口,无论春夏秋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西头井口地面是青石板铺垫,井璧是用青砖圏建的,井壁有很多青苔,井里青砖依稀可见,被井绳磨出一道道痕迹。井边有一颗花椒树,苍老盘曲,枝繁叶茂,但花椒树的刺尖锐锋利,不小心扎到人,疼得会叫出声。

那时家家户户厨房里都准备有盛水的水缸,每天早晚,家家户户去井边取水,有的用扁担挑水,有的是两人抬水。我们家都是父母去挑水。家长忙时,偶尔我和弟弟去井边抬水,我和小弟摇摇晃晃地抬着水桶到家,水桶里的水几乎撒了一半。从井里提水也是一门技术,我拿井绳慢慢把桶放到井里,在井上干摇晃绳,水桶在下面就是不听使唤。任我如何摆绳,水桶像专门跟我作对一样,光在水面晃悠,飘来飘去就是灌不到水,使了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无奈在大人的帮助下才能把水提上来。有时打水时,图省劲,绳没把桶系紧,一不小心把桶掉到井里,自己急得在井沿干跺脚,眼巴巴看着水桶慢慢沉到水底,惹来大人一阵臭骂。

每到夏天,井边就热闹了,收工回来,饥渴难耐的人们聚集在井边洗把脸,喝一碗井水,真是享受得很。有时队长从菜园里中午摘个西瓜撂到水井里,吃了中午饭再捞出来,切开后西瓜甘甜可口,清凉得入心入骨。每到冬季,凌晨可以看到从井口升腾出白雾,氤氲缥缈犹如仙女袅袅飘上天空。每到炊烟爬上村庄的房顶,太阳在树梢上摇曳时,一群大姑娘、小媳妇便在井边洗衣嬉戏,叽叽喳喳,很是热闹。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变迁,自来水已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提供生命之源的水井已失去本来的功能,悄悄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千百年来它供养着人类,孕育万物,滋养生命,使大地生灵生生不息的功绩永远留在人类的记忆里。我感谢水井的博大,它那“利万物而不争”的精神让人永远怀念。

        大成人。平心而论,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父亲几乎没有给过我多少科学而系统的教育,但我身上有着太多太多父亲的影子:勤劳、善良、诚实、厚道、只做不说……正是在朝夕相处的过程中,父亲的人格浸润了我,父亲的特质濡染了我,父亲的行为内化了我。我身上流淌的不单单是父亲的血液,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在线投稿
CopyRight 2009-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驻马店网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 备案号:豫ICP备12023742号|